立法會七題:人民幣匯率情況及其對香港經濟的影響
***********************

  以下為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日(四月二十一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馮檢基議員的提問所作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報,近日有關預期人民幣升值的消息甚囂塵上,指內地政府將採取更靈活的匯率政策,透過擴大人民幣匯率每日波動幅度等方法,讓人民幣逐步升值;而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已連創自去年以來的新高,3個月和一年的人民幣遠期不交收合約兌美元匯價更一度分別上升1%及3%;有評論更預期人民幣至本年年底將升值3%至4%,而一年內升值共5%。針對上述報道和人民幣匯率情況,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當局有否與內地相關部門溝通及了解其人民幣匯率政策;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二) 有否評估人民幣升值對香港經濟的影響(包括整體經濟情況、資金流向、資產價格、聯繫匯率制度及通貨膨脹等);若有評估,結果為何;當局會否考慮調高本年全年基本通脹率平均為1.5%的預測;及

(三) 鑑於現時中下階層的市民主要依賴價格較低的內地進口食品和日用品以維持生活質素,當局有否評估人民幣不同的升值幅度對他們生活的影響;有否制訂任何新措施,以協助他們應付貨品價格上升的壓力;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一)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與內地有關部門一直有就雙方關心的課題不時進行溝通及交換意見。有關的具體細節不宜公開。

(二) 自2005年年中至2008年年中,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升值超過兩成。在這期間,雖然部分香港公司受到成本上升的壓力,但我們整體經濟適應大致良好,通脹並沒有受到龐大的上升壓力,而其他經濟環節亦並沒有受到明顯的影響。

  人民幣匯率的變化未必一定會影響港元的資金流動。在2005年人民幣匯改後,港元在7.75至7.85的兌換保証範圍內有升有跌,反映港元的資金流動是受多項因素影響。

  金管局的研究顯示,人民幣升值會令從內地進口的貨物價格上升,但對香港整體通脹只有輕微的影響。具體來說,人民幣對美元每升值10%,香港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通脹率上升約 0.5%。

  本港的消費物價通脹受很多因素影響,包括本地經濟的整體供求狀況、住宅租金的走向,匯率以及食品價格在國際市場的趨勢。就匯率對通脹的影響而言,港元的名義有效匯率在1-2月合計較一年前貶值約近4%,但截至現時為止,整體通脹壓力仍處於溫和水平。

  關於2010年的通脹預測方面,政府會一如既往,因應經濟情況及物價走勢等因素每季作出檢討,下月中(5月14日)會公布新一輪的預測。

(三) 政府十分關注通脹對市民的影響。今年的財政預算案已顧及了通脹有可能上升對低收入人士構成的負擔。為紓緩市民的壓力,今年的預算案已宣布一系列的一次過措施,涉及開支約200億元。其中代繳兩個月公屋租金和寬免全年差餉的一次過措施可降低今年的整體通脹率約達一個百分點。另外,額外發放一個月的綜援、高齡及傷殘津貼也是顧及通脹上升對弱勢社群的影響而作出的措施。




2010年4月21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3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