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資料館「龍剛逆流動力」展覽 展現銀壇闖將承先啟後創作精神(附圖)
******************************

  導演龍剛人如其名,膽識過人,剛毅不屈,作品站於時代尖端,六、七十年代已拍出一系列反映現代都市各種問題的電影,他的影片突破前人的框框,不論是《飛女正傳》、《昨天今天明天》、《廣島廿八》或《英雄本色》,現今重看,一點不覺老舊,反倒驚嘆它們承載的「逆流動力」,他的膽量、原創性及廣闊的視野均極具啟發性。

  香港電影資料館現正舉行龍剛的回顧展,由今日(三月十九日)至五月十六日,展覽廳設「龍剛逆流動力」展覽,除介紹他的電影及創作歷程,更夥拍香港藝術中心的「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策動新一代創作人,包括電影導演崔允信、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得獎者許雅舒及岑珈其,以及本地著名藝術家周俊輝和文化學人歐陽檉,以創作回應龍剛的作品,作一次不同年代藝術上的跨代交流。

  是次展覽乃配合一系列「作者本色︰龍剛電影」的電影放映及口述歷史出版而成,試圖從多角度再審視和欣賞龍剛的作品。展覽有龍剛導演的訪問,影人蕭芳芳、薛家燕、曾江、剪接師黃義順談龍剛,並展出龍剛近年在美國閒來寄情的書法、西畫、石印等作品。

  展覽開幕禮今日於電影資料館舉行,出席的嘉賓包括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文物及博物館)吳志華博士、龍剛導演及多位影視界名人,包括薛家燕、吳思遠、張同祖、楊逸德和崔允信等。

  回顧展亦安排兩場座談會。龍剛及影評人劉嶔將於明日(三月二十日)下午五時在放映《播音王子》後的「龍剛電影」座談會中,與觀眾分享龍剛的電影歷程。崔允信、周俊輝、許雅舒、岑珈其和歐陽檉,則於星期二(三月二十三日)晚上七時三十分,與龍剛導演一同出席「回應龍剛談創作」。座談會以粵語主講,免費入場,座位先到先得。

  導演龍剛可說是香港電影史上一朵奇葩,創意無限,組織力強。他為人健談和藹,是前衛摩登和謙謙君子的結合,年青時已嗜好看電影,最高紀錄是一天在不同電影院趕五場戲。五十年代進入邵氏當演員,未幾隨粵語片健將周詩祿作副導,自傳統中吸收經驗,其後改投光藝,為秦劍賞識,在執導《播音王子》後備受注目。他經歷過編、導、演、製,甚至買賣電影、海外發行,看透了為何粵語片的停滯不前,最大原因是沒有人肯花太多時間搞好劇本。

  他以改革粵語片為己任,十分用心於劇本創作,以世紀闖將之姿,把攝影機鏡頭對準社會問題,師法外國電影的流麗鏡頭與明快敘事,延續粵語片關懷社群的傳統。釋囚、殘障人士、飛女、妓女,為龍剛的劇本一一網羅。在大量實景鏡頭下,顯現個人在城市安身立命的艱難。創意、實感、深切關懷互相交織,為香港電影前所未見。他遊走於國、粵語片,探討嚴肅問題,傳揚宗教及教化,卻不避通俗煽情,擅於營造戲劇賣點,所導演的十二部作品,題材從未重覆。這促成其作品與作品之間,風格每見創新,縱使一部作品,其內涵亦豐富多姿,過火時則難免蕪雜,而優點缺點加在一起,就是龍剛本色。

  除展覽外,電影資料館電影院由今日至五月八日亦會放映多齣龍剛由助導、導演、編劇、監製至演出的作品,包括他為秦劍助導,林鳳、李湄主演的《大馬戲團》,葉楓、凌雲主演的《痴情淚》,林翠主演的《糊塗女偵探》,他首次執導的《播音王子》,令他躍身成為香港電影史上舉足輕重人物的《英雄本色》(1967),蕭芳芳主演、寫實風格的《飛女正傳》和《窗》,視野空前的《昨天今天明天》和《廣島廿八》,談女人性與情的《應召女郎》和《昨夜夢魂中》,文藝片《珮詩》、《波斯夕陽情》、以科幻橋段審視人類弱點的《哈哈笑》,與及由龍剛監製、譚家明執導的實驗經典《愛殺》,並選映三齣參考電影:吳宇森版本的《英雄本色》(1986),楚原導演的《冷暖青春》和爾冬陞的《癲佬正傳》。

  電影資料館的新書《香港影人口述歷史叢書之六:龍剛》,收錄龍剛的口述歷史,由他以生動的神韻細說從影故事,另有羅卡、石琪、何思穎、舒琪、王瑞祺、呂大樂等影評人及學者撰文,發掘其作品美學及意義;同時亦輯錄當年報刊的龍剛訪問及報道,突顯他富魅力和爭議的形象及創作。該書為中文版,並附英文翻譯光碟,定價$120。

  電影節目票價三十元,門票現於各城市電腦售票處發售。設六十歲或以上高齡、殘疾人士、全日制學生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半價優惠。留座熱線:二七三四 九○○九,網上訂票: www.urbtix.hk 。

  節目詳情可參閱電影資料館出版的第五十一期《展影》和《第三十四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節目及訂票手冊》。查詢電話:二七三九 二一三九/二七三四 二九○○或瀏覽網址: www.filmarchive.gov.hk 或 www.lcsd.gov.hk/fp 。



2010年3月19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9時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