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三題:穩定學校發展的措施
***************

  以下是今日(一月二十七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張文光議員的提問及教育局局長孫明揚的答覆:

問題:

  據報,教育局指出,下學年入讀中一的新生人數將大減6,300人,未來5年更會由本年的6萬3千人減至4萬2千人。報道又指有學界人士估計,新學年可能有50至60所中學消失。教育局局長最近探訪各區的校長會,就謀求對策以減輕人口下降對中學的衝擊諮詢校長。鑑於有學界人士指出,新高中學制已於本學年正式展開,學校急待當局制訂穩定學校的措施,讓校長和教師集中精神處理新高中學制及其他繁重的改革工作,包括新增通識教育科、其他學習經歷和學生學習概覽、部分科目的整合、校本評核科目和比重的遞增,新一個周期的校外評核,以及為教學語言微調作出安排,政府可否羅列諮詢所獲得的各項意見,並告知本會當局將會推出甚麼穩定學校的新措施,以協助學校順利推行新高中學制的各項改革,以及措施會否包括停止執行學校收生不足便須停辦的政策?

答覆:

主席:

  政府在過往十年不斷投放大量資源,推行改善措施以優化教育。在中學方面,新措施包括優化英語學習,提供十二年免費教育,以及推行新高中學制等。為了協助學校落實新高中學制,我們在2005/06學年起開始投放19億元額外資源。事實上,各學校經過幾年的籌備工作,大都準備就緒,在去年九月開始的新學年起迎接新高中學制的來臨。

  至於問題中提及學童人口下降的情況,我們一直十分關注。我們先後推出多項紓緩措施,促進中學發展和穩定教師隊伍。我們現在面對的情況是:升讀中一的人數持續下降,受影響學校的數目因而有所增加。有些學校可能要縮減中一班數,這是一個無可避免的事實,亦非由教育政策所引致。根據過往的經驗,個別學校收生的情況受多項因素影響,包括家長的選擇、各區學生人數的不平均分佈和個別地區的特點等。在推算受影響的中學數目時,上述的因素是必須加以考慮的。據我們估計,在未來幾年因學童人數減少而可能受影響的中學數目,並不會如學界所預測的那般高。

  儘管如此,我們理解學童人口下降對學校持續發展帶來不明朗的因素。業界亦於不同的場合表達他們的關注,並建議政府推行進一步的紓緩措施,以維持一個穩定的環境,讓學校和教師可安心及集中精神推行新高中學制。

  我們現正徵詢業內不同持分者的意見。綜合與業界會面所得而言,到目前為止,學界的主流意見是希望政府鼓勵開辦班數較多的學校逐步將班級結構調整至24班,讓該等學校有更大的空間,發揮創意,進一步優化教學,配合新高中學制的發展;另一項主流意見是讓優質學校或開辦特色課程而具成效的學校能夠持續發展。當然,亦有意見要求政府進一步調低中學每班人數,甚至在中學實行小班教學。我們亦已開始向地區家長代表收集意見。

  經參考業界的意見及仔細考慮後,我們希望從下列幾方面探討推行紓緩措施的可能性,包括(一)鼓勵辦學團體檢視轄下的學校,考慮有序地透過合併或其他的方式減少屬下學校的數目;(二)協助自願減班的學校有序地落實新的班級結構;(三)協助學校透過互相協作或與大專院校、專業或職業團體協辦特色課程;以及(四)讓優質學校或開辦特色課程而具成效的學校能持續發展等。我們會繼續與各區的校長交流,亦會與其他持分者包括辦學團體和家長代表會面,期望能夠盡快尋求切實可行兼各持分者可接受的方案。



2010年1月2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3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