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談香港內地金融融合
*******************

  以下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今日(一月二十日)出席亞洲金融論壇時與傳媒談話的內容(中文部分):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大家好。我覺得今日的會議很好,參加的人數亦比往年多,我覺得今次的AFF(亞洲金融論壇)已經在地區上有相當的認受性。我希望我們繼續努力做這個會議,使香港更加受到銀行界和金融界的注視。我現在回答你們的提問。

記者:據聞上海可能會推出個人境外投資計劃,你有否聽聞過此事?可行性有幾大?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我跟大家一樣,昨日從報道中得悉而今日亦見到有些報道說上海否認了。我最主要想說的是,香港和內地的金融體系融合,一直是我們希望推展的政策。我相信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亦正討論一些方式,如媒體曾報道過,例如用ETF(交易所買賣基金)的方式,令兩地的投資者亦可買到對方的產品。類似的產品,我相信可以循序漸進地推出。

記者:是否大家都有這意向和計劃,實行類似港股直通車的計劃?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我不想用那個詞語(港股直通車)。正如我剛才所說的,我相信適當的投資產品的推出,可令兩地的投資者能有投資其他市場的機會,這是我們希望推出的,亦是我們與內地相關的監管機構一直探討的情況。

記者:剛才黃華華省長提到,在人民幣業務和CEPA(《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方面希望有更多合作,現時有沒有正研究甚麼項目可以於今年出台?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就香港發展成為一個人民幣開放的試驗場這方向,我們一向都有進行內部分析和討論。我們亦會與內地展開探討,稍後我亦會到內地繼續就這件事進行討論。

記者:你提到有關的(投資)產品會循序漸進地推出,你預期最快可於何時面世?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現時未能告訴你確實時間。

記者:人民幣產品方面會否加快?上次訪問北京未能成行,這些與內地定期的溝通,曾否提及發展太慢?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上次我們原訂訪問北京,因為下大雪而要將行程延遲後,我們一直與內地相關的監管單位,就我們的意向進行商議。我亦將會很快到北京,繼續討論這件事。

記者:香港第十六年被評為最自由經濟體系,香港有甚麼優勢?有甚麼地方有進步的空間?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我相信傳統基金會十六年以來都給予香港這榮譽,反映了香港在各方面,包括政府「大市場、小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資訊自由、資金自由(流通)各方面達到很高的水平。我認為這亦是令我們金融市場有優勢的地方。當然,我們亦不會自滿,我們會繼續在各方面,尤其是在我們金融市場方面有關監管及產品和市場發展,繼續努力。正如我剛才所說,人民幣業務等各方面都可以反映香港的優勢,令香港作為中國經濟發展跳出國際的理想橋頭堡。

記者:傳統基金會報告提到因推行最低工資及發展六項產業,令香港的得分下跌,你對此有何看法?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我相信無論推行最低工資或政府適當地利用鼓勵,用市場去發展六項產業,可以更優化香港的經濟,亦符合香港一向以來平衡經濟增長的原則。

(請同時參閱談話內容英文部分)



2010年1月2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5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