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四題:有關廚餘的政策及措施
****************

  以下為今日(一月十三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梁君彥議員的提問和環境局局長邱騰華的答覆:

問題:

  早前有報道指出,港人平均每人每日製造半公斤的廚餘,數量較新加坡、韓國及台灣為高。此外,香港每天需處理3,310公噸的廚餘,對堆填區帶來沉重壓力。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除了正計劃在北大嶼山發展小蠔灣有機資源回收中心,政府有否制訂其他新政策及措施,以解決現時每日有大量廚餘的問題;

(二)鑑於現時環保工業界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分別開發的處理廚餘技術已日見成熟,政府會否考慮使用有關技術,並在各個公共屋h及商場進行推廣活動;及

(三)會否加強教育政策或舉辦更多活動,以教育市民珍惜食物,藉此紓緩廚餘問題?

答覆:

主席:

(一)現時本港每日棄置在堆填區的廚餘約為2,995公噸,比二○○七年的3,300公噸有所減少,其中約七成源自家居,另三成源自工商業。要有效解決香港的廚餘問題,必須要多方面茪漶A例如教育及宣傳方面,提高市民大眾及有關行業在避免浪費、減少製造廚餘廢物方面的意識。除此之外,政府亦積極籌備於大嶼山小蠔灣興建現代化的廚餘處理設施,透過生物化解的技術,將經源頭分類廚餘製成堆肥和生物氣等有用資源,有關的廚餘回收中心預計於二○一三/一四年啟用,每天約可處理200公噸廚餘。

  要全面地解決香港廚餘回收及循環再造的問題,除了興建廚餘回收中心外,我們亦須和業界共同努力。就此,我們正與工商界合作,推行「廚餘循環再造合作計劃」,推廣良好的廚餘管理文化。我們會與業界一同製訂廚餘管理守則,協助工商業盡量避免及減少製造廚餘和在源頭將廚餘分類。計劃包括將參加者的經驗總結成指引,透過網站、印制小冊子,以及研討會和講座,供業界分享良好的廚餘管理方法,和了解可如何在源頭將廚餘分類。

(二)現時市面上有多種不同類型和大小的廚餘處理設施,可以將廚餘體積減少或將廚餘轉化成土壤改良物料。政府是歡迎工商業界或私人團體根據各自條件,引入這些設施以減少廚餘棄置。自二○○六年開始,由環境局協辦,香港貿易發展局每年都會舉辦國際環保博覽,給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的參展商一個商貿平台展出最新的環保產品及技術,展品包括廚餘處理設施。香港的工商界及私人團體可以借此機會了解並引入最新的廚餘處理設施。政府也樂意為有興趣選用這些設施的工商界或團體提供技術意見,包括廚餘源頭分類的經驗和使用這些設施與環保條例有關的問題。此外,政府透過「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學校及慈善團體購買廚餘處理設施,自二○○八年至今,環保基金共資助了接近三十個申請機構購買了四十多部廚餘處理設施。

(三)環境保護署(環保署)多年來積極推行綜合的教育及宣傳活動,舉辦巡迴展覽、講座等,以鼓勵市民參與保護環境,減少製造廢物如廚餘等。例如於去年五月至七月間,環保署與飲食業界一同舉辦了一系列的環保食肆工作坊,使來自飲食業界的講者可向同業及相關的團體,分享他們在實施環保管理和環保措施的經驗。

  此外,環保署亦有透過「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與減少廚餘有關的教育和宣傳活動。如在二○○八年撥款支助綠領行動舉辦「有衣食日」,以推廣正確的飲食文化和習慣,鼓勵食客主動提出減少食物分量,避免浪費食物。此外,在二○○九年亦曾撥款支助嘉道理農場進行「化廢為糧-廚餘蚯蚓堆肥社區先導項目」,製作共六十個蚯蚓堆肥箱,在社區層面進行蚯蚓堆肥試驗,以教育市民廚餘回收及轉化再用的好處。

  就推動學校進一步減少廚餘和即棄飯盒方面,大家都會記得,施政報告有提到環境局聯同教育局將於本年內邀請全港學校簽署環保午膳約章,鼓勵學校停用即棄餐盒及盡量採用集中分發模式,以達到減少廚餘和保護環境的目的。「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亦已預留5,000萬元,以資助現有學校進行改建工程和加裝設施來推行集中分發午膳。每間學校可按照實際支出獲得資助,有關資助現已開始接受申請。此外,新建校舍的設計和裝置亦會配合集中分發午膳模式。

  我們會繼續透過綜合的教育和宣傳工作,鼓勵公眾和有關行業減少產生廚餘,令市民明白ㄓ祤p餘的重要性,鼓勵市民改變生活方式和養成環保習慣。



2010年1月1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