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下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今日(十月二十九日)出席京港金融服務合作論壇開幕禮的致辭全文:
尊敬的魯勇副秘書長、來自京港兩地的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
下午好。首先,我感謝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協助,一同合辦「京港金融服務合作論壇」。今年論壇的主題很到位:「發展、合作、創新」,讓我圍繞這主題談談。
發展
──
首先是「發展」:兩星期前,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先生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要充分利用「一國兩制」下的機遇,配合國家的整體發展需要,在達致互惠雙贏和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原則下,發展香港為國內外資金和人才匯聚的國際融資、資產管理和離岸人民幣業務三大中心。
第一,國際融資中心。香港擁有活躍的國際股票市場,既能滿足集資需要,又能為內地企業提供擦亮企業品牌及爭取國際知名度的有效平台。我們會繼續提高企業管治水平,並改善香港的上市規則,加上銀團貸款、發債等多種融資渠道,我們有信心香港可以繼續作為內地企業在境外首選的國際融資市場。
第二,資產管理中心。香港的資產管理業務穩健,去年底的合併資產總值為58,500億港元,其中有超過64%的資產來自海外投資者。
第三,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香港有完善的國際資本市場,因此利用香港可以有效地測試國際市場對人民幣的認受性,是最適合為內地推進資本帳目開放及人民幣區域化和國際化提供可靠而有效的試驗場地。最近,有多項措施已在香港推行,包括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計劃,內地港資銀行發行人民幣債券,以及國家財政部在港發行人民幣國債。中央政府選擇香港作國債首次跨境發行地,說明中央支持香港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推廣人民幣區域化和國際化。我們會繼續在符合國家政策的大前提下,致力擴大本港人民幣業務的範圍和促進其發展,這對內地和香港的金融發展同樣有利。
合作
──
接下來是「合作」:北京和香港的金融發展各有特色,合作起來必定互利雙贏。我建議京港金融合作可以從四方面推進。
首先,京港可加強機構互設。剛於十月一日生效的《CEPA補充協議六》容許符合條件又經中國證監會批准的內地證券公司根據相關要求在香港設立分支機構,我們鼓勵北京的券商、資產管理公司等落戶香港,開展國際金融業務。我們盼望有更多不同類型的香港金融機構在北京開拓業務,服務於首都的金融需要。
第二,香港是北京企業集資和擦亮國際品牌的理想平台。香港的股票市場全球排名第七、亞洲第三。雖然經過全球金融海嘯,但香港的首次集資表現不比其他主要市場遜色。以今年首九個月的首次集資額計算,我們名列全球第二。不少優質的北京市企業,已選擇在港上市。
第三,北京和香港可以加強在業務、技術和人才等方面的交流。香港的金融機構和人才經驗豐富,熟悉國際慣例,並擁有環球網絡。京港兩地加強在金融業務、技術和人才等方面的交流,有助北京金融業提升規模和產品及服務素質。
第四是加強股權合作。我留意到今天的第四個議題是「風險投資:京港新金融合作」,這個方向很對,因為許多創業投資者和私募基金都以香港為基地,積極尋找區內具高增長潛力的投資項目。香港可以把投資項目和投資者結合在一起,互利共贏。
創新
──
論壇題目的最後一部分是「創新」: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制、金融規管制度和政策都提供寬廣的空間,讓市場自主創新,為投資者提供多類投資產品和服務。我期望京港兩地攜手合作在當前的國際環境下共同謀求創新。
我再一次衷心的感謝北京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各位的來臨。祝願這次論壇取得美滿的成果。謝謝大家。
完
2009年10月29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5時4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