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創新科技署署長王榮珍今日(十月二十一日)表示,施政報告公布的「投資研發現金回贈計劃」將有助進一步提升香港的科研能力以及企業競爭力,以創造更多商機及就業機會。
王榮珍在香港中文大學及史丹福大學合辦的創業教育圓桌會議上致辭時說,在計劃之下,企業進行由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或與指定本地科研機構合作的應用研發項目,即可享有相等於投資額百分之十的現金回贈。
她強調,香港需要把握每個機會,進一步提高競爭力,以期在金融海嘯後的全球競爭中維持強勢。
她續說:「對此,我們已採取了一個多管齊下的策略,主要元素包括提供資金援助、發展現代化的科技基建和設施,以及推動將科技由實驗室轉移到市場。」
在資助方面,王榮珍指出創新及科技基金至今已撥款46億港元,支援1,626個項目。
透過由基金支援的項目,創新科技署已成功鼓勵及協助很多香港企業提升科技水平,並把創新意念引入業務。
創新及科技基金下的小型企業研究資助計劃,透過一對一的等額出資方式,向小型科技企業提供創業資金資助,進行創新項目以及確立市場需求,資助額最高可達400萬港元。計劃至今已惠及超過290個項目,其中不少企業巳成功研發產品和服務,在市場上建立起鞏固的地位。
提到基建方面,王榮珍表示,科技園自從二○○一年投入運作,園內的主要科技群組如電子、資訊科技與電訊、生物科技、精密工程以及綠色科技,已開始蓬勃發展。
現時科學園共有280間企業進駐,為超過7,000名專業人士提供就業機會,估計每年總營業額達至620億港元。
王榮珍說:「我們正考慮在科學園進行新一期擴展,以迎合未來對於這種優質研發環境及支援服務的需求。」
她說,此外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亦展示了其在研發方面的明顯優勢,並成功把多項技術轉移至業界。
王榮珍強調,香港處於一個有利位置,強化與內地的科技合作,推廣香港成為區內的創新及科技中心。
在二○○四年推出的「粵港科技合作資助計劃」下,兩地已撥款接近20億港元,支援逾850個項目,當中涵蓋的科技範疇,包括信息與通訊、生物醫藥、新材料與納米技術,以及精密製造技術及產品。
王榮珍說:「本地大學、科研機構、業界支援組織、專業團體,以及個別企業,均能受惠於此計劃。」
在「深港創新圈」的概念下,兩地在今年三月就未來三年在科技方面的共同合作計劃達成協議。計劃分三大範疇,共涉及二十四個合作項目,包括提供實驗室或設備、分享科技資源、以及在特定科技領域的大型研究合作計劃。
王榮珍說:「我們會繼續積極推動創新及科技發展,確保香港能保持競爭優勢,並為企業提供成功所需的最優良環境和機會。」
完
2009年10月21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0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