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種來自中亞別具特色的樂風,於《中亞天籟:牧歌、靈韻與詩謠》音樂會中同時登場,展示迥異多姿的絲路音樂,讓你於一個晚上享受天籟之聲,洗滌心靈。
殿堂級演唱家卡西莫夫(Alim Qasimov),是阿塞拜疆傳統木卡姆音樂的權威演繹大師。他的即興靈歌演繹,唱功獨特,感情細膩,被譽為阿塞拜疆國寶。一九九九年贏得國際音樂協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音樂獎,被法國《地球報》讚譽為「我們這世代裡最優美的嗓子之一」,而英國《泰晤士報》亦稱讚「卡西莫夫-你從未聽過的當世傳奇」。多次與馬友友「絲路合奏團」合作,他和同是演唱家的女兒卡西莫娃(Fargana Qasimova)是合奏團二○○九年巡迴曲目-歌劇《萊拉與摩君》的主演。今次這對父女組合,將在樂隊的巴拉班、卡曼沙和塔爾琴伴奏下,展開感動天地的靈歌對話。
被英國《衛報》讚譽為「質樸而優美的世界音樂」的天山樂團,在音樂會上將中亞高原的牧歌搬上舞台。他們演奏的音樂大多取材自大自然風光及民族英雄事蹟,充滿遊牧民族生活色彩。創辦人Nurlanbek Nyshanov自一九九一年吉爾吉斯坦脫離蘇聯統治,便致力保存瀕臨失傳的傳統樂器,並創新地將傳統獨唱或獨奏者演繹的歌曲,編寫成合奏曲,卻同時保留了傳統音樂的曲式和質感。
哈薩克斯坦不單是世上最大的內陸國家,亦擁有源遠流長的音樂傳統,歌詠題材甚為廣泛,包括抒情、說書、史詩,以至社會評論、個人哲學。遊吟歌后 Ardak Issatayeva 和Uljan Baibussynova,兩人皆是獨當一面、擅長彈奏冬不拉的歌者,前者歌聲溫煦、柔美,精於演唱抒情詩歌,後者則善於演繹原本是男歌者專美的史詩式樂種「zhyraulik」作品。二人同台演出,結合音樂彈奏和吟唱,必將使遊吟音樂的絢麗色彩發揮至極致。英國《獨立報》更稱讚「Uljan Baibussynova 的中低音比任何一位女中音都來得深層渾厚」。
這三個中亞音樂組合,曾在英、美等國家演出,廣獲好評,是次首度來港演出,樂迷萬勿錯過!同場設有錄像播放,以影像呈現中亞的音樂文化面貌,帶你遊遍高加索、天山山脈及哈薩克草原。
《中亞天籟:牧歌、靈韻與詩謠》音樂會是「絲綢之路藝術節」的節目之一,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將於十月二十四日(星期六)晚上八時,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上演,票價分一百二十元、二百元、二百八十元及三百六十元,門票現於各城市電腦售票處發售。音樂會後設演後藝人談。
全日制學生、六十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可獲半價優惠;演藝/電影節目的正價門票購票優惠高達八折。
卡西莫夫與卡西莫娃、天山樂團及遊吟歌后將於十月二十三日(星期五)晚上八時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後台7樓CR2舉行示範講座。講座以英語進行,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絲綢之路藝術節」節目詳情,可參閱現於各城市電腦售票處派發的節目手冊,或瀏覽網址www.silkroadfestival.gov.hk。
節目查詢可致電2370 1044。網上訂票:www.urbtix.hk;信用卡電話訂票:2111 5999;電話留座:2734 9009。
完
2009年9月25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5時0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