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CEPA及服務業先行先試宣講會(附圖/短片) 
*************************

  香港特區政府、國家商務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今日(九月二十三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合辦宣講會,向香港工商界和相關服務機構,介紹在CEPA補充協議六下服務貿易領域的開放措施,特別是廣東省先行先試措施,以及落實方面的配套安排,使他們更能掌握CEPA所帶來的商機。

  行政長官曾蔭權、國家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廣東省省長黃華華和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宣講會致開幕辭。商務部代表和廣東省落實CEPA重點城市(即廣州、深圳、珠海、佛山和東莞)的市長/副市長亦分別發言。

  中央部委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超過一百人參與宣講會,包括十四個中央部委、十九個廣東省部門和珠三角多個城市的領導,充分反映中央和廣東省、市對CEPA落實工作的高度重視。宣講會吸引約四百人參加,當中大部分是香港商界及專業人士。

  宣講會並設有專題研討,由內地官員講解有關開放措施的配套安排,並即場解答本港業界的查詢。專題研討涉及多個主要服務行業,包括金融(證券、銀行、保險)、運輸物流(公路運輸、海運)、分銷、專業服務(法律、會計、醫療及牙醫、建築及相關工程)、教育、旅遊、會議及展覽、電信、電子商務、視聽,和數碼娛樂。

  特區政府一直致力為香港企業開展內地市場創造有利的條件,CEPA更為香港和內地帶來了實質的經濟效益。根據政府初步評估,由二○○四年到二○○八年期間,CEPA服務貿易及「個人遊」計劃創造了四萬三千個職位;「個人遊」計劃下訪港旅客帶來累積超過港幣五百八十億元的額外消費;同期CEPA為香港服務提供者在內地帶來約港幣四百六十億元的業務收益。此外,CEPA也為內地創造了約五萬個職位。

  CEPA有效整合香港和內地的優勢,積極推動兩地更緊密的經濟發展和融合。人流方面,在「個人遊」計劃下訪港的內地旅客已超過四千萬人次。在貨物貿易方面,由二○○六年起,符合CEPA香港原產地標準的貨物,進入內地市場時,基本上可享有零關稅優惠。至今已有價值超過一百九十億港元的貨物受惠,節省的關稅接近十四億元人民幣。在服務貿易方面,內地已對香港開放四十二個服務領域,在多個領域:例如銀行、旅遊和視聽娛樂,香港企業享有的開放措施,比其他外商更為優惠。

  有關CEPA補充協議六的詳情,歡迎瀏覽工業貿易署的專題網頁:http://www.tid.gov.hk/tc_chi/cepa/index.html。



2009年9月2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