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交通諮詢委員會轄下的交通投訴組在二○○九年四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期間共接獲4,042宗投訴及建議。在這些個案中,純粹提出建議的共有48宗。個案總數與上季的3,893宗比較,上升3.8%,與二○○八年同一季的5,066宗比較,則減少20.2%。
接獲的投訴及建議,主要是關乎公共交通服務(79%)、法例執行(14%)和交通情況(4%)。
與公共交通服務有關的個案,由上季的3,187宗微降0.03%至今季的3,186宗。有關交通情況的投訴及建議,由上季的137宗上升至今季的167宗。有關道路維修的個案,由上季的50宗增加至今季的57宗。有關違例泊車及其他執法事宜的投訴,則由474宗增至572宗。
交通投訴組接獲的投訴及建議均已轉交有關機構及政府部門跟進。
季內,該組已經完成3,707宗個案的調查工作。在這些個案中,有2,304 宗(62%)證實成立,而不成立的個案有284宗(8%),其餘1,119宗(30%)則因資料不足而無法追查。
就證實成立的個案而言,有關政府部門或公共交通機構已採取措施以改善情況,或正考慮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
季內,有關的政府部門及機構共採納了42項市民提出的建議,藉以改善公共交通服務和交通情況。有關個案的概要列於附錄。
市民可致電交通投訴組的熱線二八八九 九九九九(辦公時間以外提供留言服務)、以傳真二五七七 一八五八、電郵info@tcu.gov.hk或填妥從該組網站www.info.gov.hk/tcu下載的表格,提出建議或投訴。
附錄
**
有關當局採納的市民建議
(二○○九年四月至六月)
I 公共交通服務
* 在青山公路—新墟段加設一個專線小巴站,以滿足乘客需求。
* 遷移柴灣道一個專線小巴站,以方便乘客。
* 在軒尼詩道的巴士站加設候車道路標記,以方便候車乘客。
* 延長大涌道的巴士停車處,以方便乘客。
* 調整天文臺道過海的士站標誌的方向,以方便的士乘客。
II 交通管理
港島區
* 調校干諾道中/禧利街/中港道交界處交通燈發聲信號的調定值,以方便視障行人。
* 在白沙道和恩平道交界處設立「禁止停車」限制區,以防止車輛阻塞交通。
* 在港灣道加設「不准右轉」交通標誌,以提醒駕車人士。
* 在港灣道的路旁加設道路標記,以提醒行人留意車輛。
* 擴闊第一街和第二街的行人路,以改善行人的視線。
* 修改新廈街的欄杆,以防止行人亂過馬路和車輛阻塞交通。
九龍區
* 延長以下地點交通燈的行車綠燈時間,以紓緩交通擠塞/改善交通流量:新碼頭街、長沙灣道和達之路。
* 延長新碼頭街交通燈的行人綠燈時間,以方便行人。
* 在以下地點設立「禁止停車」限制區,以防止車輛阻塞交通:北帝街、鳳德道、宏光道和達之路。
* 放寬深旺道「禁止停車」的限制,並在該處加設道路標記,以便上落客貨。
* 在汝州街加設交通標誌,以提醒駕車人士「禁止停車」的限制。
* 修改佐敦道的行車線道路標記,以紓緩交通擠塞。
* 把加連威老道的「只准左轉」箭咀道路標記改為「只准左轉或右轉」,以改善交通流量。
* 調整漆咸道南的停車線,以改善駕車人士的視線。
* 在佛光街天橋設置街道名牌,以方便駕車人士。
* 在必嘉街安裝鋼護柱,以防止車輛在行人路違例停泊。
* 禁止巴士和電單車以外的車輛駛入北帝街的指定泊車位,以防止車輛阻塞。
新界區
* 延長以下地點交通燈的行車綠燈時間,以紓緩交通擠塞:擊壤路、涌美路、大白田街、梨木道、清水灣道和青山公路—新墟段。
* 調整青山公路—青山灣段的交通燈,使之互相配合,以改善交通流量。
* 在恆貴街的交通燈加裝按鈕,以方便行人。
* 在荃錦交匯處加設方向指示標誌,以指引駕車人士。
* 在吐露港公路和大埔太和路加設道路標記/交通標誌,以提醒駕車人士駛近路彎時減慢車速。
* 擴闊聯仁街的行車線,以方便車輛轉彎。
* 在大水坑村和錦泰路的單車徑安裝鋼護柱,以防止違例泊車。
* 在坳背灣街和麵房街交界處加設行人過路處,以方便行人。
完
2009年9月22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7時0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