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梆子專場」八月底接棒演出
***************

  繼七月初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叫好叫座的演出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即將呈獻「中國梆子戲系列」另一重點節目「山西梆子專場」。

  山西梆子體系共有四大家族,計為西南的蒲州梆子、東南的上黨梆子、中部的中路梆子及北部的北路梆子。被形容為「慷慨激昂、豪邁粗獷」的蒲州梆子音樂旋律跳躍幅度大,板急腔高,跌宕不已,加上大小嗓(真假聲)兼用,起調又高,最宜抒發淒楚激越的情感。它的演員形體動作既闊大又有力,且慣以特技作為輔助的表述功能;當中的各種「絕活」做功,不少其他劇種都爭相仿傚。

  上黨梆子早在清朝嘉、道年間已發展蓬勃。現存劇目中,以搬演正氣凜然的民族英雄故事居多。音樂方面,文場以「鋸琴」作為主奏樂器,輔以「二把」、月琴及「呼胡」;武場則有鼓板、大鑼、小鑼與鈸。

  中路梆子以晉中作為基地,結合蒲州梆子與當地的秧歌及其他曲藝衍生而來,解放後改稱為晉劇。劇目文戲多,武戲少。行當以「三大門」即鬚生、青衣及大花臉居首,而「三小門」即小生、小旦及小花臉居次。

  北路梆子也是蒲州梆子的嫡親。當蒲州梆子紮根晉北後,當地班社把蒲州梆子與流行於當地的吹腔(蛻變自弋陽腔而流播頗廣的聲腔)與崑曲結合,再加上當地藝術而形成北路梆子。這種梆子形式樸實、鄉土味濃、語言通俗、極重唱功,亦重特技,有時甚至誇張火爆。

  是次將匯集多位國家一級演員及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擔綱演出,包括苗潔(山西省晉劇院)、吳國華(山西省晉城市上黨梆子劇團)、張保平(山西省晉城市上黨梆子劇團)、楊仲義(山西省北路梆子青年團)及吉有芳(山西省運城市蒲劇團)。三場演出劇目眾多,同時展現各路梆子流派的特色,實為近年難得一見的觀劇機會。所有演出均於晚上七時三十分在香港大會堂劇院舉行,唱詞及唸白均設中英文字幕,詳情如下:

八月二十六日(星期三)
中路梆子《打神告廟》、蒲州梆子《曹莊妻》、北路梆子《探妻》及上黨梆子《殺廟》

八月二十七日(星期四)
蒲州梆子《藏窯》、上黨梆子《殺惜》、中路梆子《烤火》及北路梆子《伍員逃國》

八月二十八日(星期五)
北路梆子《四郎探母》、蒲州梆子《春草闖堂》、上黨梆子《調寇》及中路梆子《鳳台關》

  「山西梆子專場」的門票分一百、一百六十及二百四十元三種,現於各城市電腦售票處發售,設有全日制學生、六十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半價優惠(學生及綜援受惠人士優惠先到先得,額滿即止);另設「中國梆子戲系列」套票優惠及集體購票優惠,最高可獲八折,詳情請參閱節目單張。

  為此節目而設的普通話主講演出前座談會,於八月二十五日(星期二)晚上七時三十分在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四樓二號會議室舉行,主題為「山西梆子介紹及示範」。免費入場,歡迎市民出席。

  「中國梆子戲系列」其他節目尚包括九月二十八至三十日舉行的「梆子藝術展演」。

  節目查詢,請致電二二六八 七三二五,亦可瀏覽網頁www.lcsd.gov.hk/cp;票務查詢及留座電話:二七三四 九○○九;信用卡購票電話:二一一一 五九九九;網上訂票:www.urbtix.hk。



2009年7月15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1時4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