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管理局實施「績效撥款」內部資源分配機制
*********************

下稿代醫院管理局發出:

  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行政總裁蘇利民今日(十一月十九日)宣布下一個財政年度(二○○九/一○)在公立醫院實施一套新的內部資源分配機制。

  蘇利民指出,醫管局撥款機制須要與時並進,加強透明度和確保公平。「新機制將資源和工作量掛u,並可激勵醫院提升服務質素和效率。」

  「新的機制-『績效撥款』極具透明度,會按病人的多寡和病例的複雜程度,公平地分配資源。此外,新機制鼓勵縮減不必要的住院日數和提倡非住院服務,從而激勵醫院提升效率和表現。」

  「新機制亦引入評估醫院表現的劃一準則,讓醫院和部門之間可以互相對照學習,並且分析彼此的異同,取長補短以求更佳的表現。」

  在「績效撥款」制度下,醫管局將會在二○○九/一○年度引入「病例組合」撥款安排,但只應用於急症住院服務,約佔醫管局整體開支的百分之五十三。

  蘇利民說,新機制有助促進公私營合作夥伴計劃。「當我們就公立醫院每一類住院病人按其所屬『症候族群』訂立一個『指標價』後,便可以考慮是否向私營市場購買某類服務會較佳;以及該付甚麼價格來減輕我們的工作量,或紓緩服務需求急增。」

  「為提升服務質素,我們會針對個別項目具體地撥款,例如培訓更多護士、醫院認證計劃、二維式條碼掃描系統、醫管局藥物名冊引入更多新藥等。」

  「績效撥款」制由三個部分組成:目標服務增長的撥款、提升質素項目的撥款;及採用先進科技、改進服務及人力資源的撥款。

  「目標服務的增長,來自急症住院病人、非急症住院病人,以及非住院及社區護理。我們會根據總部的周年規劃預算,並參考中央專科統籌委員會的意見,將服務增長納入優先範疇之內,例如在服務不足的新界西及九龍東聯網開設新服務、危疾(如癌症)病人需求增加,以及服務嚴重積壓(如專科門診新症及白內障手術)。」

  為確保新撥款機制順利推展,醫管局正進行連串內部和對外溝通活動。

  蘇利民向員工保證,為免影響現行服務運作及方便檢討和自我完善,新機制將會分階段按部就班推行。他亦向病人保證,醫管局不會減省開支和降低病人服務質素;善用資源的醫院將會獲得獎勵。

  「新機制將會為我們帶來新動力和新機遇,令內部資源分配能夠與國際同步。我希望前線同事善用這套機制,最終令病人得益。」蘇利民總結說。



2008年11月1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