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談政府對中小型企業的援助(只有中文)
****************************

  以下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今早(十月十三日)出席香港秋季電子產品展2008及國際電子組件及生產技術展2008的開幕儀式後,與傳媒的談話內容︰

記者:最近有中小企表示因為經濟不景,銀行借貸收緊,希望政府能作為擔保人,政府在這方面對中小企有何幫助?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我非常關注本港中小型企業的經營環境,因中小企佔香港的企業數目達百分之九十,所僱用的員工亦十分多。政府一直透過中小型企業資助計劃為他們的生意營運作出擔保,現時我們會再研究他們新的關注點。今年年初我們已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向各有關的中小型企業資助計劃合共加注五億元,這些資助主要用於四方面:在營運方面向中小企提供資金幫助,或讓他們做一些推廣巿場的工作,亦可用於設備及裝備,以及培訓人才。所以我們支援的項目很多樣化,主要配合中小型企業的運作和需要。現階段因應他們提出的訴求,我已第一時間要求工業貿易署的同事盡快研究現時對中小企的支援計劃,並盡快與業界商討,透過我們與業界的恆常諮詢,召開中小型企業委員會會議,以便更清楚了解他們的需要。我們希望盡快提出建議,供中小型企業考慮。

記者:局長,你的意思是增加基金,還是直接與銀行溝通,讓他們不要「關水喉」?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我覺得要多管齊下。第一方面要清楚了解中小企哪方面最需要支援,我也聽到他們有些意見認為政府向借貸機構方面作出的保證,金額可能要提高,或者在不同基金下的不同範疇,可以有一些彈性。再者,我們不單要向中小企直接了解他們的需要,也要向借貸機構了解他們有甚麼困難。還有,我們希望可以維持我們的出口信貸保證,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要確保中小企在出口貿易方面獲得很好的保證安排。

記者:直至現在為止,數字顯示有多少間公司面臨倒閉,或預計趨勢會如何?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全球的金融風暴,不多不少也有些負面影響,但現階段我們未能充分掌握對香港負面影響的程度。無論如何,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穩住信心,我們的金融體系和銀行體系都非常健全。我們要做好我們的強項,例如舉辦今日的展覽。我很高興知道展覽的參展人數比去年有所增加,而且增幅很大,參展攤位的數目超過四千,這顯示大家公認香港是做電子產品推廣非常好的地方,可以做到生意。另外,更值得我們鼓舞的是,展覽帶來了很多新興市場的買家,我希望可以鼓勵香港的工業家和中小企積極探索新興市場。

記者:有沒有與借貸機構接觸,商討問題?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我們已與他們接觸。

記者:他們的反應怎樣?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很好。



2008年10月13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5時0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