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回應查詢一宗疑似典型「克雅二氏症」個案
******************************

下稿代醫院管理局發出︰

就傳媒查詢一宗疑似典型「克雅二氏症」個案,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東區醫院)發言人今日(10月2日)回覆如下:

  一名八十三歲女病人今年8月8日因持續出現暈眩、耳鳴及弱聽等病徵,經東區醫院急症室入住內科病房接受治療。及後病人情況持續惡化,出現認知能力衰退、間歇性語言不清、面部及手腳痙攣等症狀,於9月22日證實不治。根據病人的臨床徵狀及腦電圖的結果顯示,院方確定這是一宗疑似典型「克雅二氏症」個案,但現階段暫未能確診,須進行解剖檢驗,方可確實。

  醫院紀錄顯示,病人曾於2004年1月8日於本院接受白內障手術。雖然本院已按足指引,每次都有為手術後的儀器進行徹底滅菌程序,但根據專家意見及文獻記載,一般滅菌程序,並不能完全消滅感染性病原蛋白(Prion-Protein),故仍存在傳播疾病的風險,雖然有關風險極低。

  本院翻查眼科手術的紀錄後,確定於2004年1月9日至13日期間,共有10名眼科病人曾經接受同類白內障手術,故有可能接觸懷疑受污染的手術儀器。院方已開始約見有關病人及其家屬,解釋上述事件,雖然他們因此感染「克雅二氏症」的風險極低。事實上,醫學文獻從未記載有病人在白內障手術中感染「克雅二氏症」,不過,為審慎起見和作為預防措施,醫院亦會安排他們接受有關跟進檢驗。

  東區醫院會密切留意該名女逝世病人的解剖結果,亦會積極監察及跟進10名相關病人的情況。

  「克雅二氏症」屬於傳染性腦海綿狀病變的一類,是一個罕見的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大部份典型「克雅二氏症」成因不明,有小部份的個案乃因透過感染性病原蛋白(Prion-Protein)而受感染。發病者初期會出現記憶力衰退、行為異常等類似癡呆症徵狀,隨後會出現四肢抽動、視力模糊、麻木感及癲癇等。至於非典型「克雅二氏症」(俗稱瘋牛症),雖然同樣是透過感染性病原蛋白(Prion-Protein)而受感染的,但傳染性比典型「克雅二氏症」為高,大部份個案是經由進食受感染的牛肉或牛內臟而誘發疾病。

  東區醫院已成立專責小組跟進事件。本院已將此個案呈報醫管局及衛生防護中心以作跟進。



2008年10月2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20時3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