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國際私法會議第三屆亞太區會議今日揭幕(附圖)
************************

  海牙國際私法會議第三屆亞太區會議今日(九月二十四日)揭幕,超過一百位來自亞太區二十七個國家的代表出席會議,其中包括總檢察長和司法部長。

  該會議由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律政司及海牙國際私法會議聯合主辦,為期三天,主題是「藉《海牙公約》促進亞太區國際合作」。

  舉辦會議的目的,是以過往亞太區會議的工作及成果為基礎,就一些影響個人或商營企業的跨境個案,加強國際合作。會議亦會討論海牙國際私法會議近期的工作,以及有關《海牙公約》在亞太區實施的事宜。過往的亞太區會議分別於二○○五年及二○○七年在馬來西亞及澳大利亞舉行。

  律政司司長黃仁龍資深大律師在今日的開幕典禮上表示,《海牙公約》可以作為國際合作的穩固基礎,積極回應這個時代的需要。

  黃仁龍明白到,在全球一體化的年代,確實需要加強國際在法律及司法方面的合作。他表示:「《海牙公約》是一系列國際文書的卓越典範,特別是在民商事事宜方面,可供世界各個司法管轄區隨時採用,而其中不少文書已通過了時間和實際案件的考驗。我們能夠證明,這些文書多年以來在香港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在過去一百一十五年,海牙國際私法會議一直為國際私法的逐步統一及協調提供一個國際論壇。

  就各類民商事法律事宜而言,《海牙公約》是促進國際合作的有效法律文書。海牙國際私法會議秘書長漢斯?范魯表示:「事實證明,海牙公約的設計能適應不同區域的需要,同時又為全球社會提供一個聯繫點。」現時有超過一百二十五個國家是一項或多項《海牙公約》的締約國,足見《海牙公約》的成效。目前,適用於香港的《海牙公約》有九項,包括《海牙國際私法會議章程》。

  香港特區自一九九八年開始便參與海牙會議的工作。律政司的律師曾以中國代表團成員的身分,參與新的《海牙公約》的磋商工作,並參與檢討現行《海牙公約》的運作情況。

  黃仁龍說:「香港能夠參與海牙會議,也許是說明『一國兩制』原則成功落實的最佳例子之一。」

  他補充說,香港「會繼續倚仗海牙會議和《海牙公約》,以幫助我們與其他司法管轄區建立聯繫。」《海牙公約》會作為國際合作的穩固基礎。

  在香港舉行的會議是互動的工作會議,內容包括由選定的講者發表的演說、專題小組討論,以及個案研究或分組討論。與會代表除了聲名顯赫的律師和法律學者,以及區內的非政府機構代表,還包括高級政府代表。

  會議將於本星期五(九月二十六日)結束。

  如欲獲取更多有關海牙國際私法會議和《海牙公約》的資料,請瀏覽http://www.hcch.net網站。



2008年9月2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1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