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成展示中國園林及書齋
************

  書齋及園林是古代文人的活動集中地,讀書、創作、靜思、品茗、賞玩收藏皆在此進行,所以不少文人雅士對這兩處的陳設及布局都甚為重視,除了要追求與自然的契合,營造一個高雅恬淡的環境,還要能夠反映主人的審美觀及性情志趣。

  一個以雕塑及裝置藝術建構而成的中國園林及文人書齋,將由明日(八月十四日)起至八月二十七日在荃灣大會堂展覽館舉行的「乞泉齋內的水動山靈 ─ 劉學成作品展」中展出,參觀者不妨暫且拋開生活的繁憂,感受一下古代文人的寫意閒逸。

  「乞泉齋內的水動山靈」是劉學成的最新個人展覽,展示他近期創作的木雕及大型裝置作品。劉氏以自己的工作間 ─「乞泉齋」命名是次展覽,因「乞泉齋」是他以往靜思創作之處,也是其個人藝術發展之源。在是次展覽中,劉學成以木這種大自然物料作為媒介,運用當代的藝術手法重現獨一無二的中國園林及文人書齋布局。劉氏於展覽廳築起一道長長的木橋,並以此作為展覽的開端,木橋兩旁是假山、流水,引領觀眾一步一步踏進一個幽雅恬靜的園林,然後進入他精心布局的書齋中。在長長的書案上,劉氏擺放了二十八件小巧玲瓏的木雕,彷彿古人案頭的文房清玩,部分作品不單形態優美,並具實際用途,例如《散天香》是用來點香的香爐;《薰羅》是用來薰香手帕用的薰籠;《殘荷聽雨》是召喚僮僕的搖鈴;《游山》是古人郊遊時攜帶的提籃,用來盛載文房四寶。劉學成在展場中建立一個可觀可遊的空間,讓觀眾在欣賞這些作品之餘,同時領略古代文人的生活逸趣。

  喜歡以現成物組合成為裝置作品的劉學成,自小醉心於中國歷史、文學及戲曲藝術。他自二○○六年起集中研究明代文人習尚,並於個人展覽「詩前想後」中,選了十二首他喜愛的唐宋詩詞作為引子,以現代物料例如裝箱板木、玻璃、金屬,以至現成物件來重新塑造古代文玩清供,從中揣摩古詩詞中的意境。二○○七年劉氏進一步把文玩系列發展成互動裝置作品《案上園》,製作了十個精緻的案上盆景,並邀請他的親友各自收養一盆,劉氏觀察及紀錄各人如何以自己的方式與盆景溝通、共處,如何令盆景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重現古代文人的賞物文化。

  今年初在第四屆「藝遊鄰里計劃」揭幕展上,劉學成更製作了一件結合了園林及書桌的作品《山河》。他相信一個能置於室內案頭的園林更能配合現代人的生活空間,讓用者享受到近在咫尺的山青水秀。

  「乞泉齋內的水動山靈 ─ 劉學成作品展」為第四屆「藝遊鄰里計劃」的第二項展覽,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藝術推廣辦事處籌劃。展覽的部分作品將由八月二十九日至九月九日於上水天平h天平商場展出。

  配合是項展覽,藝術推廣辦事處將舉辦兩項教育活動,包括於八月十六日及二十三日上午十一時至下午十二時三十分,分別在荃灣大會堂展覽館舉行「談齋說園 ─ 展品漫談」及「天開與人作之間 ─ 現成物雕塑工作坊」,以粵語進行,名額先到先得,費用全免。有興趣參加的人士可於活動舉行前三日致電三一○一 二七一二或三一○一 二七一三與藝術推廣辦事處的社區藝術組預約。

  是項展覽設有團體及學校免費導賞服務,參加者亦可致電藝術推廣辦事處社區藝術組預約。

  此外,市民可於互聯網上的虛擬藝廊分享劉學成的創作心得及經驗,網址:http://www.artistneighbourhood.info/。

  荃灣大會堂位於荃灣大河道七十二號,展覽館放時間為每日上午十時至晚上八時。天平商場位於上水天平h,展覽場地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九時至晚上九時。展覽免費入場。



2008年8月1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