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下稿代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出:
(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於二零零八年七月十八日以傳閱方式批准公布)
二零零八年五月六日至六月五日期間貨幣發行局的運作
貨幣發行委員會(委員會)獲悉報告期內港元匯率回軟。銀行同業拆息上升,港元利率與美元利率的負差距收窄。貨幣基礎由3,258.5億港元微跌至3,246.2億港元。
委員會獲悉貨幣基礎的變動與外匯儲備的變動完全一致,符合貨幣發行局制度的原則。
報告期內的貨幣發行局制度運作報告載於附件A。
對風險及不穩定因素的監察
委員會注意到全球金融市場在五月份出現進一步穩定下來的跡象。信貸息差並未顯著上升,大部分央行在五月份均維持政策利率不變。金融市場普遍預期美國聯邦儲備局會在六月份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上終止其進一步放寬貨幣狀況的政策。
雖然美國第一季的國內生產總值估計數字顯示錄得正增長,但其經濟前景仍然疲弱。整體通脹率仍屬偏高。信貸市場表現欠佳及住屋市場持續疲弱,是妨礙美國經濟復甦的主要因素。
委員會注意到全球(特別是在新興市場經濟體系)通脹上升的情況已成為市場的關注焦點。若通脹繼續上升,不排除投資者對投資於這些經濟體系的意欲可能會減弱。然而,自亞洲金融危機以來亞洲區的經濟基本因素已有所改善,較有能力抵禦外來衝擊。
香港經濟在第一季按年大幅增長7.1%。儘管全球經濟放緩,但由於亞洲區內貿易穩健擴張及內地進口需求強勁,整體出口表現較預期理想。在食品價格及住宅租金上升帶動下,四月份整體通脹率及基本通脹率一同升至5.4%。
委員會審閱了一份分析文件,當中總結過去十年香港經濟的石油依賴度保持穩定,維持在相對偏低的水平。該分析顯示油價上升對香港產出及通脹的直接影響雖未至於微不足道,但亦算輕微。
亞洲食品價格上漲及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委員會審閱了一份分析亞洲食品價格上漲的效應及對貨幣政策的影響的文件。該研究顯示由於食品價格通脹的可見度高,因此可能會通過增加通脹預期而對發展中亞洲經濟體系的整體消費物價通脹造成第二輪影響。有關風險需要密切監察。
首次公開招股活動對港元銀行同業市場的影響
委員會審閱了一份有關香港股市的大型首次公開招股集資活動對銀行同業市場的影響的研究文件。該研究發現在研究期間(二零零五至二零零七年),在首次公開招股的截止認購日的資金需求令隔夜及一星期香港銀行同業拆息上升及波幅擴大,長期拆息則未受影響。
如有查詢,請聯絡:
新聞組經理羅存慧 2878 1687或
新聞組經理黃慶鋒 2878 1802
完
2008年7月25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7時3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