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司司長發表《香港家書》(只有中文)
*******************

  以下為政務司司長唐英年今日(七月五日)在香港電台發表《香港家書》全文:

Nancy :

  兩星期前,一宗無情的交通意外奪去你寶貴的生命,我們痛失了一位有承擔、有抱負的年青人。

  上星期五晚奧運馬術義工為你舉行追思會時,我正在前往四川地震災區的途中。看蚞鷟等~的星空,我不禁想起你在5月17日網誌中的一段話:「看茈|川大地震的新聞,好多次都忍不住哭了出來...幸福的香港人可以靠飲食、做運動保持健康,但四川的災民在沒有預備下就被剝奪了這基本的權利...」

  星期六在災區,我們探訪了彭州和都江堰。彭州有80萬市民,受災人數達到58萬;都江堰的市中心受到重創,山區95%的房屋倒塌。這些冷酷的數字只是這次造成69,000人遇難、4,600萬人受災的大地震的冰山一角。

  天地無情,人間有情。天災最能夠考驗一個民族的凝聚力和堅韌力。這次救災工作充分體現了中央政府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也體現了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手足之情。

  在彭州小魚洞鎮臨時災民安置區,我們看到由江西省援建的一排排整齊的臨時房屋,一些基本的生活和壎苀]施,一些協助災民重新投入生活的就業培訓學校和勞動保障站。我們看到災民坦然面對逆境,不抱怨、不放棄,充滿信心去重建家園。我們知道,福建省福州市會對口支援小魚洞鎮重建。

  在彭州通濟鎮,我們探訪了中國紅十字會援建的臨時學校。在簡單的教室中,我們聽到朗朗的讀書聲,看到一張張天真的笑臉。我想到自己的子女。後來我們知道,福建泉州會對口支援通濟鎮重建。

  在都江堰市中心,我們看到一堆堆的瓦礫;即使是矗立的建築物,也是傷痕纍纍。據了解,絕大部分房屋已經不能居住。我們了解到,上海市會對口援助都江堰重建。

  整個行程,我聽到許多同胞多次感謝港人伸出的援手。的確,香港人在救災期間出錢出力,政府和民間捐款接近30億元,多支醫療隊、救援隊和很多志願人士協助救災,傳媒深入報導,更令我們好像親歷其境,與災民同呼吸、共命運。

  救災的階段已經過去,更艱鉅的是未來幾年的重建工作。離開災區後,我一直在思索,香港社會、每一個香港人還可以為災區同胞做些什麼。

  我想到在香港最困難的時候,沙士、經濟衰退、人心虛怯,中央政府無私、及時地推出包括CEPA、自由行等多項振興香港經濟的措施,內地同胞給予我們大力的支持。我想到四川地震後香港市民那種切膚之痛的反應。我想到災區同胞所面對的挑戰。

  在四川的時候,行政長官說過,香港希望在三方面協助重建:基建、社區設施、滅s大熊貓基地。現在我們正研究落實方案。我認為,有幾點要把握好:

  首先,這個是香港整體社會的一件大事,政府會牽頭,但我們希望民間機構、專業團體、社會各界和市民共同參與,共同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因此,凝聚社會共識至為關鍵。

  第二,要充分發揮香港的優勢,在重建過程中,可以援助具體重建項目,例如學校、醫院、安老院,也可以在規劃、醫療、康復、教育、社區關懷等方面,與內地分享經驗。

  第三,我們要妥善運用資源,訂立適當的機制,確保每一分每一毫都落到實處,發揮最大的功效。

  第四,在支援四川同胞的同時,我們必須做好香港本地的經濟民生工作,協助市民對抗通脹,紓緩弱勢社群的困難。

  這一刻,立法會代表團正在四川災區訪問。我相信,這是我們凝聚社會共識重要的一步。我很希望,幾年後當我們到四川旅行時,可以自豪地說:那一所學校、那一家醫院是香港人建造的。

  Nancy,還有一個月就是奧運馬術賽,未來幾年我們會與四川同胞一起重建家園。我相信,即使你不能親身參與,也會祝福我們,做好這兩件事。

  好好休息。

唐英年
二零零八年七月五日



2008年7月5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9時2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