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下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今日(六月二十七日)下午在出席策略發展委員會(策發會)政制發展專題小組第四次會議後,在政府總部會見傳媒的談話全文: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多謝大家今日採訪策發會政制發展專題小組第四次會議。我們在過去幾個月開了四次會議。就二○一二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選舉模式的下一輪公眾諮詢應如何進行做準備。整體而言,過去幾個月的討論,不論在立法會、策發會內外,我們收到的意見對今後的工作都很有幫助。
在今日的會議上,有多位委員特別重申,希望二○一二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的選舉,可以把香港的選舉制度帶到一個中途站,從而為二○一七年的行政長官普選及二○二○年的立法會普選鋪路,打好比較廣闊的基礎。委員表示,因為要為普選鋪路,而不同的黨派、不同的界別有多種不同的意見,所以二○一二年的兩個選舉產生辦法,可能只適宜作適量的改動,而不宜作太大的改動;但同時亦不可原地踏步,在民主進程上要有進步。
因此,關於二○一二年的行政長官選舉模式,委員普遍認同二○一二年選舉委員會的組成,可以在二○一七年普選行政長官時順利過渡為提名委員會。較多委員認同,在二○一二年應維持大約八分之一的提名門檻。大家亦普遍認同要維持四大界別,即工商界、專業界、社會服務界及政界,但應有多少名委員,怎樣組成及界別內如何分派委員人數?這些都要再作進一步的研究,並須於下一輪公眾諮詢時探討和討論。
大家整體認為委員的人數應多於八百人,但到底是一千人、一千二百人、一千六百人、還是一千八百人,在過去幾個月討論過,目前未有定案。同樣地,選舉委員會界別委員的產生辦法及選民的基礎,這些都要將來繼續探討。
關於二○一二年立法會的選舉模式,在過去幾次討論,特別是在今日的會議,大家都認同如果能夠增加議席的數目,將有助擴闊香港的參政渠道及增加立法會的代表性。較多委員認同我們應該將六十席增加至七十席,以前亦有人提議過增加至八十席。
至於近日大家較關心的外國國籍問題,根據《基本法》,可以容許百分之二十的立法會議席由非中國籍、擁有外國居留權的人士出任。整體而言,大家認為目前在功能界別中有十二個議席容許議員擁有外國居留權的安排可以維持。在未來數月,我們會考慮這幾方面的意見,然後決定在公眾諮詢期間提出那些選擇及意見供大家參考。
如果增加議席,一半要於地區直選增加,另一半在功能界別增加。至於功能界別所增加的議席應該從增加那些界別產生,目前尚未有主流的意見,今日提到這方面的委員,較多建議可以考慮由區議員互選產生更多立法會議員這種方案。如果採用這方案,委員認為有助擴闊功能界別議席的選民基礎。
整體而言,過去四個月的討論有助我們的探討及醞釀過程。在今個夏天的幾個月,我們會總結收到的意見,然後在今年第四季盡快決定何時開展下一輪的公眾諮詢,為二○一二年的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的產生辦法在社會上作進一步的討論。
(待續)
完
2008年6月27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21時0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