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八年首季被呈報的整體吸毒人數(4,836人)與去年同期(4,849人)大致相若。然而,根據藥物濫用資料中央檔案室(檔案室)的數字,二十一歲以下吸毒人數由1,064人上升至1,226人,增幅為15.2%。
禁毒常務委員會(委員會)成員在今日(六月二十六日)的季度會議上,審視了有關數據,從而分析最新的吸毒情況。
被呈報吸毒者當中,吸食最多的毒品仍然是海洛英,二○○八年被呈報的吸食海洛英人數比二○○七年同期減少了7.0%。
吸食危害精神毒品的總人數(2,630人),持續高於吸食海洛英的人數(2,599人),延續由二○○七年年底開始的趨勢。氯胺酮(俗稱「K仔」)仍然是最常被吸食的危害精神毒品,被呈報的吸食人數增加了21.4%(由1,287人增加至1,562人),當中64.9%的吸食者為二十一歲以下人士。
吸食「冰」(由312人增加至383人)和可卡因(由118人增加至245人)的人數有所增加,48.2%的可卡因吸食者為二十一歲以下人士。
吸食「搖頭丸」的人數減少了19.4%(由356人減少至287人),吸食三唑侖/咪達唑侖/佐匹克隆(俗稱「白瓜子」/「藍精靈」)、大麻及硝甲西泮(俗稱「五仔」)的人數亦有所減少,分別減少了30.4%,14.5%和27.3%。
委員亦留意到年青吸毒人士最普遍的吸毒地點是在自己或朋友的家(64.6%)、休憩地方或公園或公廁(36.4%)以及的士高或卡拉OK(29.6%)。
吸食危害精神毒品的最主要原因是想和同輩朋友打成一片(49.4%)、解悶或情緒低落或焦慮(42.9%)以及出於好奇(36.4%)。
委員備悉六月二十六日為國際禁毒日,這個日子旨在提醒公眾人士毒品對社會帶來的禍害,並動員社會各界支持管制毒品。
全港青少年禁毒運動將於六月二十八日在香港展開,委員支持製作全新的電視宣傳短片、電台宣傳聲帶、海報、宣傳單張、小冊子、展板及禁毒主題曲,以宣揚禁毒信息。
禁毒專員黃碧兒表示,除了由政府製作的電視宣傳短片、電台宣傳聲帶以及主要宣傳物品外,各區區議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團體將合作推廣地區性的禁毒活動。
黃碧兒補充說:「我們將尋求社區組織、專業團體、商業機構及其他非政府組織合作,舉辦各種預防教育及宣傳計劃。」
委員會主席蔡元雲醫生表示,大規模的禁毒宣傳運動有助社會大眾聚焦關注毒品有關議題。
蔡醫生說:「透過凝聚社會各界力量,我們將能夠更有效打擊青少年毒品問題。」
完
2008年6月26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9時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