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同時代的電影往往以不同程度關懷香港的生活面貌和社會變遷。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嶺南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所合辦,香港電影資料館籌劃的「本土關懷」研討會,於星期六、日(六月二十八及二十九日)下午七時在香港中央圖書館演講廳舉行,將分別以「香港人」、「香港地」為主題,研究港片中所見的社會民生。
由嶺大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所的林佩華博士及研究生於星期六主講的「香港人」,將從五十年代初到現在的一些港片,反思電影中「香港人」的主流及邊緣形象,包括草根人物、細路祥、邊緣少年、蠱惑仔、臥底、妓女及文人等。
而嶺大中文學系的黃淑嫻博士及研究生將在星期日從港片中呈現的「香港地」,探討不同的香港空間,其形象及特性,包括油尖旺、屯門及天水圍等地,居住環境如公共屋h、危樓及籠屋,及一些浮動無根的空間。
七月十九日嶺大中文學系的梁秉鈞教授及研究生將於下午四時三十分在香港電影資料館,以「香港衣食」為題,從電影中香港人變化繁多的衣荂B飲食,探討港人的日常生活文化形象,包括港人的衣飾、飲食及香港街市的轉變,及其背後的文化涵義。
繼二○○二年香港電影資料館與嶺南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所進行了五、六十年代流行文化與香港電影的研究、展覽及出版之後,嶺大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所師生今次特別就「本土關懷」的主題組成工作坊,在四月中開始在電影資料館觀看影片及有關資料,分題研討、寫作,總結成果在今次三個研討會上發表,並與觀眾作交流對話,所有研討會免費入場。
「本土關懷」系列乃電影資料館響應「第七屆文學節」舉辦的節目,除研討會外,亦放映十六部由李小龍一九五○年主演的《細路祥》至許鞍華今年所拍的《天水圍的日與夜》,讓觀眾回顧不同年代的本土文化。
查詢電話:二七三九 二一三九/二七三四 二九○○,網址:www.filmarchive.gov.hk 或 www.lcsd.gov.hk/fp。
完
2008年6月24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2時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