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二題:地區傳統節慶活動
**************

  以下為今日(五月二十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林偉強議員的提問和民政務局局長曾德成的答覆:

問題:

  有市民向本人反映,新界各區有不少傳統地區活動(例如長洲的太平清醮和元朗的會景巡遊)都深受香港市民歡迎,甚至成為香港旅遊發展局(下稱「旅發局」)向外地宣傳香港的賣點之一。該等市民又指出,其實新界不少圍村及鄉村都有類似的打醮活動,該等傳統活動經歷數百年而不衰,可見有關習俗具有很強的生命力,亦有助推動有關地區的經濟。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在新界各區有關團體籌備上述活動時,有關的政府部門會向該等團體提供甚麼協助;

(二)政府及旅發局會怎樣利用上述活動加強向外地宣傳香港,以吸引更多外地遊客來港;及

(三)政府會不會參考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成功爭取將澳門歷史城區納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經驗,將上述活動推廣成為代表香港的文化活動?

答覆:

主席女士:

  香港是一個現代化的城市,同時也保留了不少富地區特色的傳統節慶和習俗,這些都是我們歷史、文化的一部分,無論對本港市民還是對外來遊客,都有很大吸引力。

  特區政府一向支持各種類型的地區傳統節慶活動,較為多人熟識的如太平清醮、天后誕、譚公誕、浴佛節等,每逢舉辦這些節慶活動時,各有關政府部門都會向申辦團體提供合適的協助,如借出政府土地、批核申請巡遊許可證、維持秩序、控制人流、封閉路段等工作,讓這些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舉辦傳統節慶活動地區的民政事務處,除擔當統籌、協調角色外,還提供支援,包括根據區議會的意見撥款支持舉辦活動,幫助推廣宣傳等。一個突出的事例,是長洲太平清醮裡的搶包山比賽活動,在停辦二十多年後,經過民政事務局的積極推動,引入科技裝置加強安全保障,於近幾年得以恢復,並且逐漸成為享譽國際的一項傳統特色活動,吸引了大批遊客。

  為提升香港作為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政府致力發展多元化的旅遊景點。旅遊發展局透過不同渠道包括網站、刊物、宣傳短片等,向旅客推廣香港的傳統文化及節慶活動,以及介紹新界圍村的歷史文化、建築和景色。同時,與旅遊業界緊密合作設計特色的旅遊路線,如協助發展「香港古蹟遊」,帶領旅客參觀新界氏族圍村等。

  旅發局協助海外傳媒報道香港的文物景點及傳統節慶,包括宣傳新界圍村及鄉村的節慶和風俗,例如去年十一月便安排意大利傳媒採訪圓玄學院舉行的羅天大醮,而每年農曆新年亦邀請到訪海外傳媒參與圍村的盤菜宴等。

  至於申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問題,新界各區的傳統節慶和打醮活動,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別於如澳門歷史城區這種建築,所以不能列入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教科文組織」)的《保護世界文化及自然遺產公約》的保護範圍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公約》)已於二○○六年四月二十日正式生效,並適用於香港。《公約》的其中一個目的,是要保護那些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保存文化的多樣性。香港特區政府現正按《公約》第十二條的要求,策劃全港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以建立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政府將會委任本地專家學者進行普查工作,範圍將會涵蓋新界各區的傳統節慶和打醮活動。待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制訂後,政府會把其中具有重要文化意義的項目,申請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考慮是否進一步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申報。政府會繼續推行相關的措施,加強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保護、教育、傳承和推廣工作。



2008年5月28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49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