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事務局局長談奧運火炬接力(只有中文)
********************

  以下為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今日(四月八日)出席保良局董事會就職典禮時與傳媒的談話內容:

記者:火炬傳送在之前的地方有些混亂情況,例如有示威者等。火炬來到香港有何措施?外地有些情況可能會縮短路線及路程,香港可以做甚麼?

民政事務局局長:大家在電視轉播上看到,在英國也好,法國也好,其實護送火炬的隊伍處理得很好。當遇到干擾及阻擋時,他們會將火炬轉回火種。為何我特別提及這點呢?因為我今天看到有些報道指聖火熄滅了,其實它並沒有熄滅。他們保持了火種,火種最初在雅典點燃,然後運送去北京,用同樣方式盛載火種。他們用火種點燃火炬,所以奧林匹克的火種並沒有熄滅。

  我強調這個的意思是,奧林匹克火炬是奧林匹克精神的最高象徵。奧林匹克精神是要超越政治干擾,實現「同一個世界」的人類夢想。古雅典、希臘時代,雖然正值戰爭,但他們四年一次看到火炬時也會停戰,參加友好的比賽。這個精神很值得支持。火炬在五大洲傳送後,再返回中國領土,第一站便是香港。我們當然看到了海外的干擾情況,我們會很精心策劃整個火炬接力跑。

記者:會否考慮法國保留火種但弄熄火種的方法?

民政事務局局長:那本來已經是一個預定的動作,我們早在策劃時已經知道護送隊會這樣。我相信現在見到海外出現的干擾,主要是關於藏獨及一些不理解情況的人。我一直在香港社會看到的是,香港其實並沒有人支持藏獨,而且香港人普遍的反應是非常支持奧運。剛才我參加了保良局兩屆主席的交接儀式,兩位主席都說要投入奧運,要在多所學校推介奧林匹克精神,這個在社會上大家都是很清楚的。我相信在香港社會的支持下、在大家輿論的支持下,我們精心策劃的火炬接力,會進行得順利。

記者:......

民政事務局局長:我們策劃火炬路線時,考慮到它的精神是要在馬路上跑的,這才表現出它的傳統。在馬路上跑步,難免需要交通方面的調整。我們首先準備會預演一次,大家也知道早兩日清晨時分進行了一次預演,我們會在日間再試行一次,然後到五月二日會真真正正的跑,正式的接力跑及預演都可能引起一些交通方面的阻塞,希望香港市民會理解,因為目的都是為做好奧運。



2008年4月8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7時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