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事務局局長提交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書面致辭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今日(四月二日)提交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的書面致辭全文:

主席:

  民政事務局涵蓋較廣泛的政策和綱領範圍,資源分布於一共八個開支總目。民政事務局及轄下部門在2008-09年度預算的總開支為91億8,530萬元,比2007-08年度修訂多出7億9,200萬元(約9%),以配合民政事務局在新財政年度內以下的工作重點。

(一)2008年奧運會及殘疾人奧運會馬術比賽
────────────────────

  2008北京奧運會將是第一次在中國的土地上舉行的奧運會,香港將會協辦馬術項目。馬術項目的籌備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我們會繼續與各工作夥伴緊密合作,充分汲取去年八月馬術預賽的經驗,務求把2008年奧運會及殘疾人奧運會馬術項目辦得有聲有色,為香港和祖國增光。

  民政事務局將會在社會上推廣奧林匹克和殘疾人奧運精神,大力推動市民大眾更廣泛地參與各類以奧運為題的文化、體育、教育和慶祝活動。我們亦會積極鼓勵青少年參與推廣奧運的活動,藉北京奧運推廣國民教育,加深青少年對祖國的認識,培育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二)國民教育
───────

  民政事務局負責在社區層面推動國民教育,我們會繼續與公民教育委員會及青年事務委員會緊密合作,加強向社會各界,特別是青少年推廣國民教育。我們會邀請有興趣的團體,參與籌辦推廣國民教育的活動。例如內地考察團,鼓勵青少年,包括那些從未曾踏足內地的青少年參加有關活動,加深他們對國家的認識。我們亦會繼續推廣升旗活動。我們也會推行試驗計劃,讓青少年制服團體在接受適當的升旗訓練後,輪流定期在金紫荊廣場及其他合適地點進行升掛國旗的儀式。

(三)支援體育發展的硬件與軟件配套
─────────────────

  香港是2008北京奧運會的協辦城市,亦是2009東亞運動會的主辦城市。我們會把握這些機遇,朝蚥擉|普及化、精英化和盛事化三個策略方向,繼續推動香港的體育發展。

  在硬件方面,我們預留了超過100億元,因應社會需要推展合適的康樂及文化工程。此外,我們正協助規劃香港體育學院的重建工作,務求令工程早日完成,為本港的精英體育發展和運動員培訓提供更完善的支援。我們會繼續推進在啟德興建多用途體育場館的籌劃工作。

  我們亦會加L軟件配套,繼續在社區推廣普及體育發展,鼓勵男女老幼踴躍參與體育活動。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推廣計劃,以達至「一學生、一運動」的目標。

  當局自2007–08年度起增加經常撥款,與體育界通力合作,提升精英運動員的各方面支援,包括財政資助、教育機會、事業發展、運動員培訓與教練支援。

  舉辦大型體育活動不但有助推動本地體育發展,還可吸引海外旅客,提高香港聲譽。自2004年推出「M」品牌制度和支援計劃至今,支持了多項大型體育活動在香港舉行。


(四)西九文化區計劃
──────────

  西九文化區計劃是為文化藝術的長遠發展和香港未來而作出的一項重要策略性投資。我們已於2月20日將《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條例草案已充分考慮到立法會議員、文化藝術界和公眾人士的意見。在條例草案獲立法會通過後,政府會立刻成立西九文化區管理局,開展西九計劃。

  政府建議一筆過撥款216億元給予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用以支付文化藝術及其他設施的資本成本,這顯示政府對文化藝術發展的決心和長遠承擔;亦可讓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獲得穩定的財政資源和彈性,以綜合方式一併規劃及發展西九文化區設施和節目。


(五)發展文化軟件
─────────

  我們認為需要加強發展文化軟件,以助實現西九文化區計劃的願景。我們建議在2008-09年度把用於發展文化軟件的開支由現時的25.4億元增至27.5億元,增加款額為2.1億元,增幅達8.2%。

加強支援演藝團體
────────
  我們會為9個主要專業藝團提供新增撥款,讓這些藝團利用這筆撥款,在新資助及評審機制實施前的過渡期內,鞏固發展、拓展觀眾網、和加強外訪文化交流活動。

增加對香港藝術發展局的支援
─────────────
  為了確保新進藝術工作者、新進藝團和中、小型藝團有機會發展為主要藝團,我們建議增撥恆常資源給香港藝術發展局,以增加對藝團的支援。

增加對香港演藝學院的支援
────────────
  為了應付市場對科藝及舞台藝術人員需求增加,我們將增撥恆常資源給香港演藝學院,供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開辦短期課程。我們支持演藝學院今年把英國的克勞領導課程(Clore Leadership Programme)帶來香港,以培育更多藝術行政人員。我們亦鼓勵學院進一步與本地大學合作,在商業管理課程中開辦藝術行政一課。

藝術教育及拓展觀眾網
──────────
  表演藝術委員會轄下藝術教育工作小組即將就藝術教育進行一項全面的研究,調查及檢視學校體系內外的藝術教育情況,以期參詳其他國家的有效做法,為本港藝術教育訂定基準。我們正與教育局商討研究工作。

配合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推行的場地伙伴計劃,加強支援成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場地伙伴的中小型藝團的節目編排工作
────────────────
  我們會向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提供2,500萬元的新資源,用以推行場地夥伴試驗計劃,及加強為中小型藝團舉辦和編排節目,目的是充分利用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轄的演藝場地作為文化資產,協助藝團加強藝術發展、吸納觀眾及建立場地的藝術特色。


(六)表演藝術場地
─────────

  我們正計劃在西九文化區以外不同地區增建文化藝術設施,以滿足文化界及社區的需要。我們建議在觀塘牛頭角下h興建一座全新的跨區文化社區中心,主要用作舉辦大型戲劇、音樂及舞蹈表演,為文化界及觀塘、黃大仙、九龍城和西貢等地區的居民服務。我們會為高山劇場加建附翼,以提供一個設有600個座位的表演場地和排練廳,將成為本地一個重要的粵劇表演中心。我們會把油麻地戲院和紅磚屋改建為戲曲活動中心,於2011年落成,提供設有300個座位的劇場和排練/練習室。

  此外,為紓緩短期內的場地不足情況,我們現正積極聯繫其他非政府場地的負責機構,商討如何促使他們開放場地供非駐場藝團使用。為了使社區會堂更適合文化表演活動,我們亦有計劃改善擬建於小西灣及粉嶺的社區會堂,供藝團作文化表演之用。


(七)深化地方行政
─────────

  由2008年1月新一屆區議會開始,全港18個區議會已開始參與管理部分地區設施,並為本年制定工作計劃,落實各項深化地方行政計劃的建議。

  我們增撥人手資源,加強支援各區民政事務處。民政事務總署已推出一份新的運用區議會撥款指引,增加運用區議會撥款的彈性,當中包括區議會可運用其撥款的10% 聘請人手,協助區議會推行社區參與活動。


(八)社會企業
───────

  在推動社會企業的發展方面,我們會撥出資源,繼續循不同途徑,加深公眾對社會企業的認識。我們將於本月推出新一輯的政府宣傳短片,亦計劃在地區層面加強宣傳工作,增加社會企業的認受性。

  我們亦正推行「社會企業伙伴計劃」,通過配對平台和社會企業師友計劃,提供一個促進伙伴合作的途徑。配對平台讓有意合作的商業機構與非政府機構伙拍成立社會企業,或促成有意提供支援的商業機構與社會企業合作,形式包括由商業機構向社會企業外判某些工作,或提供優惠租金租用其物業或空置用地,以及讓社會企業接觸其客戶等。社會企業師友計劃則讓企業家或專業人士義務向社會企業提供專業和營商顧問服務。此外,我們亦會繼續推行「伙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提供種子基金支持社會企業的初期營運。協作計劃自二零零六年推出以來,已批撥約5,000萬元給50多個屬不同範疇的社會企業項目,現時計劃仍有約一億元供團體申辦社會企業。我們現正審核第三批申請,並有部分申請已獲批核。


(九)結語
─────

  主席,我簡介到此,我和我的同事很樂意回答各位議員的提問。謝謝。



2008年4月2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