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七年第四季及二零零七年全年香港國際收支平衡統計
**************************

  政府統計處今日(三月二十五日)發布初步估算的二零零七年第四季及二零零七年全年國際收支及對外債務統計數字。
  
I. 國際收支平衡表

  國際收支平衡表是一個經濟體系與世界其他各地進行對外交易的一份綜合統計記錄。本文所發布的國際收支平衡表包含經常帳和資本及金融帳的詳細分項數字。

整體狀況

  香港的國際收支於二零零七年第四季錄得783億元盈餘(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17.5%),而二零零七年第三季則錄得139億元盈餘(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3.4%)。儲備資產於二零零七年第四季相應增加同樣數額。

  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主要組成部分當中,二零零七年第四季經常帳錄得590億元盈餘(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13.2%),較二零零七年第三季的637億元盈餘為少(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15.4%)。同時,二零零七年第四季屬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資產錄得11億元淨流入(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0.3%),而二零零七年第三季則錄得733億元淨流出(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17.8%)。

  二零零七年全年的國際收支錄得1,145億元盈餘(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7.1%),而二零零六年則錄得467億元盈餘(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3.2%)。

  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主要組成部分當中,二零零七年香港的經常帳錄得2,137億元盈餘(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13.3%),較二零零六年的1,782億元盈餘為多(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12.1%)。同時,二零零七年屬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資產錄得1,466億元淨流出(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9.1%),較二零零六年的1,603億元淨流出為少(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10.9%)。
     
經常帳

  二零零七年第四季的經常帳錄得590億元盈餘,較二零零六年第四季的557億元盈餘為多。與二零零六年同季比較,二零零七年第四季錄得的經常帳盈餘中,有形貿易赤字有增加、無形貿易盈餘有增加、對外要素收益有持續的淨流入、和經常轉移有持續的淨流出。

  由於貨物進口的增長較貨物出口的增長快,二零零七年第四季有形貿易赤字由二零零六年同季的252億元增加至459億元。由於服務輸出的上升較服務輸入的上升大,二零零七年第四季無形貿易盈餘由二零零六年同季的800億元增加至916億元。總括而言,二零零七年第四季有形及無形貿易錄得457億元的合共盈餘,較二零零六年同季的547億元盈餘為少。

  在要素收益流動方面,二零零七年第四季的對外要素收益流入和流出分別為2,454億元和2,273億元,令二零零七年第四季錄得181億元淨流入,而二零零六年同季則錄得57億元淨流入。

  二零零七年第四季經常轉移的流出為65億元,流入為17億元,令該季錄得48億元淨流出,較二零零六年同季的47億元淨流出略多。

  二零零七年第四季經常帳的主要組成部分與二零零七年第三季比較(這樣的比較可能會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有形貿易赤字由274億元增加至459億元,而無形貿易盈餘則由855億元增加至916億元。同時,對外要素收益淨流入由107億元增加至181億元,而經常轉移淨流出則由51億元減少至48億元。

  二零零七年全年的經常帳盈餘為2,137億元,較二零零六年的1,782億元為多。這是有形貿易赤字由1,090億元增加至1,537億元、無形貿易盈餘由2,772億元增加至3,252億元、對外要素收益淨流入由273億元增加至623億元、和經常轉移淨流出由174億元增加至200億元的綜合結果。

資本及金融帳

  二零零七年第四季的資本轉移淨流入為11億元,而二零零七年第三季則錄得70億元淨流入。

  二零零七年第四季屬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資產錄得整體淨流入11億元,而二零零七年第三季則錄得733億元淨流出。二零零七年第四季屬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資產錄得整體淨流入是直接投資淨流入、有價證券投資淨流入、金融衍生工具現金結算所引致的淨流入、和其他投資淨流出的綜合結果。

  在直接投資流動方面,二零零七年第四季香港在外地的直接投資增加1,493億元,而外地在香港的直接投資則增加1,544億元,令直接投資錄得51億元淨流入,而二零零七年第三季則錄得222億元淨流入。

  在有價證券投資流動方面,二零零七年第四季資產增加2,724億元,而負債則增加3,112億元。合併來看,二零零七年第四季有價證券投資錄得388億元淨流入,而二零零七年第三季則錄得120億元淨流入。有價證券投資資產的增加主要是由於香港居民增持非本地股本證券及短期債務證券。另一方面,有價證券投資負債的增加主要是由於非本地居民增持了本地的債務證券。

  在金融衍生工具流動方面,二零零七年第四季錄得38億元由金融衍生工具現金結算所引致的淨流入,而二零零七年第三季則錄得123億元淨流入。

  在其他投資流動方面,二零零七年第四季資產增加5,120億元,而負債則增加4,654億元。合併來看,二零零七年第四季其他投資錄得466億元淨流出,而二零零七年第三季則錄得1,199億元淨流出。其他投資資產的增加主要是由於銀行界別的貨幣和存款資產顯著增加所致。另一方面,其他投資負債的增加主要是由於銀行界別的貨幣和存款負債顯著增加。

  香港的國際收支平衡表內儲備資產的變動反映香港金融管理局所管理外匯儲備資產的淨變動。二零零七年第四季儲備資產增加783億元,而二零零七年第三季則增加139億元。儲備資產的增加主要是以港元購買外幣增加及來自外幣資產在季內的收入。

  二零零七年全年的資本轉移淨流入為107億元,而二零零六年則錄得29億元淨流出。

  二零零七年全年屬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資產錄得整體淨流出1,466億元,而二零零六年則錄得1,603億元淨流出。二零零七年屬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資產錄得整體淨流出是直接投資淨流入、有價證券投資淨流入、金融衍生工具現金結算所引致的淨流入、和其他投資淨流出的綜合結果。

  二零零七年全年香港在外地的直接投資和外地在香港的直接投資分別增加4,147億元和4,671億元,令直接投資錄得524億元淨流入,而二零零六年則錄得6億元直接投資淨流入。

  二零零七年全年有價證券投資資產增加5,049億元,而負債亦增加5,416億元。合併來看,二零零七年有價證券投資錄得367億元淨流入,而二零零六年則錄得2,079億元淨流出。二零零七年有價證券投資資產的增加主要是由於香港居民持有的非本地股本證券顯著增加,而有價證券投資負債的增加主要是由於非本地居民增持了本地的股本證券及短期債務證券。

  二零零七年全年錄得585億元由金融衍生工具現金結算所引致的淨流入,而二零零六年則錄得259億元淨流入。

  二零零七年全年其他投資資產和負債分別顯著增加12,552億元和9,610億元,令二零零七年其他投資錄得2,942億元淨流出,而二零零六年則錄得210億元淨流入。其他投資資產的增加主要是由於銀行界別的貨幣和存款資產顯著增加所致,而其他投資負債的增加主要是由於銀行界別的貨幣和存款負債顯著增加。

  二零零七年全年儲備資產增加1,145億元,而二零零六年則增加467億元。

  表一為按標準組成部分分析的國際收支平衡表。表二為按分項分析的詳細經常帳,而表三則為按分項分析的詳細資本及金融帳。

II. 對外債務統計

  對外債務總額是指在一個時點上,一個經濟體系的本地居民對非本地居民尚未償還且屬非或有的實際現有負債數額,而負債人須於將來償還本金及/或利息。

  根據這國際定義,除了向非本地居民借貸外,香港的對外債務也可透過一般的貿易及銀行業務而產生。舉例說,一名美國的出口商向香港的一名入口商所提供的貿易信貸是香港對外債務的一部分。同樣,非本地居民存款於香港某一銀行亦會構成了香港銀行界別的對外債務。

整體狀況

  在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底,量度有關香港除股本負債以外,尚未償還債務總額的對外債務總和為53,931億元(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334%)。與二零零七年九月底比較,對外債務增加8,070億元。主要是由於銀行界別、其他界別、直接投資的債務負債(公司間借貸)及政府機構對外債務的上升超於香港金融管理局對外債務的下降。

界別分析

  在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底,香港的對外債務大部分來自銀行界別的交易,佔整體的70.9%。其他的對外債務包括直接投資中對有聯繫企業和對直接投資者的債務負債(佔19.7%)、其他界別的對外債務(9.1%)、政府機構的對外債務(0.2%)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對外債務(0.1%)。

  本港銀行界別的對外債務是香港對外債務的最大組成部分,在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底的對外債務由二零零七年九月底的31,832億元(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203%),上升至38,255億元(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237%),當中98.3%(37,606億元)是短期的負債。這些短期負債的93.3%(35,095億元)是貨幣和存款,主要是非本地銀行向本地銀行的同業存款。

  直接投資的債務負債(公司間借貸)是香港對外債務的第二大組成部分,在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底的對外債務由二零零七年九月底的9,819億元上升至10,604億元。當中79.1%(8,387億元)是對直接投資者的債務負債。

  在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底,其他界別的對外債務為4,900億元,較二零零七年九月底的4,030億元為多。這主要是由於中長期債券由二零零七年九月底的235億元上升至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底的912億元,以及貸款(包括短期和長期兩類)由二零零七年九月底的2,281億元上升至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底的2,521億元。另一方面,貿易信貸(包括短期和長期兩類)則由二零零七年九月底的650億元下降至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底的591億元。這些中長期債券及貸款分別佔其他界別對外債務的18.6%和51.5%,而貿易信貸則佔12.1%。

  在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底,政府機構的對外債務為133億元,全部都是長期的負債。這主要是由於非本地居民持有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行的債務證券。

  在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底,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對外債務為39億元,較二零零七年九月底的51億元為少。在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底,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對外債務大部分來自外匯基金債券的長期負債。這些外匯基金債券佔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對外債務總額的89.7%(35億元)。

  表四為按標準組成部分分析的對外債務統計數字。

其他資料

  如欲查詢國際收支及對外債務統計數字,請致電政府統計處國際收支平衡統計組(電話:2116 8660)。

  目前發布的二零零七年第四季及二零零七年全年國際收支及對外債務統計數字只屬初步估算,數字於得到更詳盡資料後將作出修訂。

  香港是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出版的《國際收支平衡手冊第五版》內的國際標準來編製及發布國際收支平衡表。至於對外債務統計,是根據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首的跨組織金融統計數據專責小組出版的《對外債務統計數據:編製人員及數據使用者指南》內的國際標準編製而成。這亦符合了香港簽署採用由該組織設立的「發布數據特別準則」的規定。

  較詳細的國際收支及對外債務估計數字,現刊載於《香港國際收支平衡統計二零零七年第四季》刊物內。用戶可以在政府統計處網站 (www.censtatd.gov.hk/products_and_services/products/publications/index_tc.jsp)免費下載本刊物。本刊物的印刷版現已有售,每本售價為港幣33元。顧客可親臨政府統計處刊物出版組購買(地址:灣仔港灣道12號灣仔政府大樓19樓;電話:2582 3025),亦可在政府統計處網站(www.censtatd.gov.hk/products_and_services/other_services/provision_of_stat/mail_ordering_of_publications/index_tc.jsp)下載郵購表格,並於填妥後寄回辦理。本刊物的印刷版也於政府新聞處的政府書店網站(www.bookstore.gov.hk)有售。



2008年3月25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6時1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