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六題:馬拉松運動
************

  以下為今日(三月十二日)立法會會議上馮檢基議員的提問和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報,今年的渣打香港馬拉松有多達42,000人參賽,顯示該項活動逐漸成為本港以至世界體育盛事,以及市民對長跑運動的熱愛日增。此外,主辦該活動的香港業餘田徑總會(田總)為今年的活動作出了多項改善措施,包括將比賽日期提前、安排各項比賽在不同路線舉行、安排路線途經鬧市讓市民夾道觀賞、更改比賽終點的位置,以及安排電視台直播賽事以增加比賽氣氛等。關於馬拉松的安排和推廣,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是否知悉田總對今年的馬拉松的各項安排的初步檢討結果,包括來年的活動應繼續實施哪些改善措施和哪些地方須予改善、賽事對個別地區的負面影響(例如北角部分地區的噪音問題),以及東區走廊的封路時間應否調整,以便推遲10公里賽事的起跑時間,從而減低賽事對附近居民的影響;

(二) 鑑於馬拉松運動日趨普及,當局會否考慮制訂下述的推廣長跑活動的政策和措施,藉此鼓勵市民多做運動和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在中小學的體育課程中加入有系統的緩跑訓練、在規劃運動設施上作出配合、在各社區設置更多的緩跑徑,改以吸震物料鋪設現時的緩跑徑、支援相關的體育組織舉辦訓練課程以推廣長跑運動的正確知識,以及支援舉辦更多長跑或馬拉松賽事;及

(三) 會否把馬拉松活動作為重點旅遊項目推廣,以吸引更多外地選手參加,從而建立香港作為一個充滿活力的都市的形象?

答覆:

主席女士:

(一) 香港業餘田徑總會(田總)在二○○八年二月二十七日已與各相關政府部門及機構舉行會議,檢討今年香港馬拉松的各項安排,亦得悉很多參賽者均讚賞當中的新安排,包括以東區走廊為10公里賽事的賽道,與全程及半程馬拉松的賽道分隔,並把各項賽事的終點站由以往的灣仔金紫荊廣場改為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等。與會各相關政府部門及機構認為今年賽事的各項安排得宜,欣見成效,建議田總考慮日後繼續使用上述安排。

  至於比賽時間方面,考慮到可能的噪音影響,田總準備因應封路及交通的情況推遲10公里賽事的起跑時間,會與相關政府部門商討,然後作出決定。

(二) 建立熱愛體育運動的文化是本港體育發展的一項目標。為此當局一直推行各種措施,積極鼓勵市民多做運動。

  田徑向來都是學校體育課程中的一個主要學習項目,其中有系統的緩跑訓練更是中小學持續發展多年的活動。教師會透過體育課及聯課活動,向學生介紹長跑的知識和技能,並安排他們參加體適能測試中的耐力跑項目。大部分學校每年更會舉辦其他緩跑活動,如長跑比賽、環校跑或越野跑,並於陸運會中加入長跑競賽項目。

  在推廣長跑活動方面,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每年都會透過「體育資助計劃」,資助田總及有關體育團體籌辦包括長跑項目在內的各類型田徑活動及訓練課程,供市民參與。當局亦透過“M”品牌制度及支援計劃,鼓勵並協助本地的體育團體在香港舉辦更多大型國際體育活動,包括長跑賽事。此外,康文署亦會提供場地,協助田總舉辦針對馬拉松的訓練課程,以加強參加者對長跑運動的認識及安全意識。

  在社區層面,我們明白緩跑運動越來越受市民歡迎,會在康體設施方面作出配合。康文署在規劃康體設施時,會考慮相關因素,如場地環境及區議會的意見等,適當地把緩跑徑納入工程範圍內。康文署亦會在重鋪公園內的緩跑徑時考慮採用吸震物料。

(三) 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一直與渣打香港馬拉松的主辦機構(即田總)緊密合作,向旅遊業界及旅客推廣香港馬拉松這項國際體育盛事,推廣工作包括:

(i)在對馬拉松有興趣的市場如日本,推出「香港馬拉松香港旅行團」,招募選手來港參賽;
(ii)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其他市場,與當地傳媒合作,邀請海外傳媒來港報道賽事;以及
(iii)在旅發局網站及其他宣傳渠道,發放有關香港馬拉松的資料。

  此外,為增加賽事對海外旅客的吸引力,田總按旅發局的建議,採取了以下措施:

(i)報名截止後仍接受海外旅客在港報名(以今年為例,約有250名參賽者是在抵港後才報名參賽的旅客);以及
(ii)增加與馬拉松賽事相關的活動。為此,田總由2002年開始於比賽前一星期舉辦為期兩天的「香港馬拉松嘉年華」,讓參賽者及公摯捋P。

  旅發局每年都會聯同田總、活動贊助機構、本地及海外傳媒推出多項宣傳活動,吸引海外旅客來港參加香港馬拉松。有關數字顯示,香港馬拉松的海外參賽者由二○○一年294名增加至二○○八年1,762名。旅發局會繼續積極推廣,增加這項國際體育盛事的吸引力。



2008年3月12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3時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