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為今日(二月二十七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劉皇發議員就殘疾人士康復服務的提問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的書面答覆:
問題:
根據勞工及福利局就本會財務委員會於本年二月一日的會議提交的文件,雖然政府已計劃利用獎券基金的撥款設立兩所綜合康復服務中心,為弱智及肢體傷殘人士提供日間及住宿服務,但日間服務尚欠約2,600個名額,而住宿服務則欠約3,500個宿位,故由政府提供的服務仍遠遠未能滿足上述人士的需求。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有否估計未來五年,弱智及肢體傷殘人士對住宿服務及日間服務的需求分別為何;若有,政府會否為他們提供足夠的服務;若會,該兩類服務的詳情;若否,原因為何;及
(二) 有否計劃透過十八個區議會,增加市民對上述人士的服務需要的關注;若有,詳情為何?
答覆:
主席女士:
(一) 殘疾人士住宿服務由社會福利署(社署)統籌,以中央輪候方式作出編配,而輪候情況可反映殘疾人士對住宿服務的需求。截至二○○七年十二月,輪候政府資助的不同類別院舍人數為5,787位,平均輪候時間為五個月至七年不等。
政府現時共提供10,606個資助住宿服務名額予有需要的殘疾人士,在二○○七至○八年度所需的費用超過十億七千萬元。在過去五年,住宿服務名額共增加了1,387個。在二○○七至○八年度,政府已撥款五千二百萬元,開設490個新宿位。我們會繼續爭取資源,以穩定地每年增加資助住宿名額。
就提供新的資助住宿服務名額方面,由於我們面對一些不肯定的因素,例如資源的分配和能否物色合適的地點興建院舍,因而未能為未來增加的住宿名額定下一個數目和時間表。
值得注意是,大部份資助宿位的輪候者,都有接受社署提供的不同日間訓練、職業康復和社區支援服務,包括展能中心、庇護工場、輔助就業、嚴重殘疾人士日間照顧服務、家居康復訓練及支援服務等。這些按個別不同需要的殘疾人士提供的康復服務,一方面可確保他們得到所需的支援服務繼續在社區生活,另一方面也有助減輕他們的家人或照顧者的負擔,並紓緩壓力。
在過往數年,政府當局一直致力發展日間照顧和社區支援服務,為殘疾人士提供所需的訓練和支援,讓他們能繼續在家中生活,全面融入社會。
政府現時共提供15,963個日間訓練和職業康復服務名額予有需要的殘疾人士。在二○○七至○八年度,所需的費用超過六億八千萬元。在過去五年,新增的日間訓練/職業康復服務名額共有2,446個。在二○○七至○八年度,我們亦獲撥款增加424個日間訓練及職業康復服務名額。截至二○○七年十二月,共有3,135名人士輪候日間服務,輪候時間由三個月至兩年。我們會繼續爭取資源,增加日間服務名額應付需求。
除增加服務名額外,我們亦引進了新的服務模式符合需要。在二○○六至○七年度,社署成立了兩所以地區為本的日間社區康復中心,為精神病,神經系統受損或肢體傷殘病人在離院後提供短期過渡性質康復服務。中心亦提供支援服務,包括為殘疾人士的照顧者/家人提供訓練。另有三所新中心將在二○○七至○八年度投入服務。
我們會進一步發展和規劃殘疾人士的多元化社區支援服務,檢視主流福利項目如綜合家居照顧服務,與殘疾人士社區支援服務之間的配合及協調,確保有關服務能滿足殘疾人士的需要。我們並會推行宣傳教育工作,使社區人士及殘疾人士照顧者、家長、不同專業人士如社工或教師等,對各類社區支援服務有所了解,以便能適當地運用。長遠而言,我們會全面關顧殘疾人士不同階段的發展需要。
(二) 政府當局一直認同有需要透過十八區區議會,結集地區力量以推動全面的康復服務及加強公眾教育,讓市民認識和了解殘疾人士的權利、需要和貢獻。公眾的了解及支持有助殘疾人士享有平等機會,參與社會,以達致全面融入社會的目標政策。
為了推行地區性的康復服務公眾教育活動,勞工及福利局每年都撥款約60萬元贊助十八區區議會舉辦「國際復康日」活動,藉以宣揚「傷健一家」的精神。區議會一直都積極參與,全力協助區內人士接納殘疾人士和認識他們的服務需要。
此外,社署屬下的十一區福利辦事處皆設有地區福利聯會及服務協調機制,加強跨部門及跨界別的參與,共同評估地區需要和制定社區策略。區內的康復服務協調委員會更致力加強康復服務單位與其他服務界別的協作,促進各界人士對康復服務的認識和支持。這些區內的福利聯會和協調機制均有區議員的參與。
我們在二○○六年十二月舉行首次的「國際共融藝術節」。在籌劃活動的期間,政府當局專誠拜訪十八區區議會,推介活動詳情,及講解政府的康復政策和殘疾人士的各項服務需要。藝術節得以完滿結束,實有賴十八區區議會的鼎力支持。
政府當局最近完成「香港康復計劃」方案的檢討,為未來的康復服務發展制定策略性的方針。在未來數月內,我們會聯同康復諮詢委員再度拜訪十八區區議會,講解和推介計劃內就跨界別協作,推動無障礙的環境和多元化的殘疾人士服務,包括學前服務、就業、社區支援及公眾教育等各不同範疇提出的建議。我們深信十八區區議會通過參與及支持,將繼續在推動傷健共融及建設和諧社會方面作出莫大貢獻。
完
2008年2月2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0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