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繽紛月」揭序幕 「小龍鎮-中華文化遊」 趣味古鎮展示傳統文化(附圖)
********************************

  以趣意盎然的中國古代小鎮設計,讓小朋友加深認識平日所接觸的文字、飲食、服飾、姓氏、遊藝、建築等傳統文化,親子互動的「小龍鎮-中國文化遊」專題展覽,今日(七月二十一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香港公共圖書館於暑期舉辦的「閱讀繽紛月」揭開序幕。

  由香港公共圖書館與香港兒童文藝協會合辦的「2007學生中文故事創作比賽」亦於今日舉行頒獎典禮,是次參賽作品共二千七百多份,以高小組最為踴躍。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副署長(文化)鍾嶺海在致辭時表示,要成為一個出色的作家,在致力創作之餘,還要廣泛閱讀,觀摩其他佳作,取長補短,吸收創作所需的養分。

  他說:「以今屆得獎故事為例,小作家憑着敏銳的觸覺,從身邊的事物發掘素材後,再加上天馬行空的創意、真摯細膩的情感,便創作出一篇篇引人入勝、饒富趣味的故事。當中主角既有水蛭、墨魚、黃鼠狼等動物,還有父母、爺爺、嫲嫲等身邊至親,充分表現出香港新一代作家奇妙多樣的創作意念。」

  香港兒童文藝協會會長孫觀琳則指出,想創作時立意命題富創意、用詞遣句通達、人物刻劃深透、感情表達細膩、修辭技巧高超、結構安排洽當等,就要在閱讀和不斷練習寫作中深入領會和提高。

  在頒獎禮上,得獎者及得獎學校的同學更以音樂劇、舞蹈及話劇形式分別演繹高小組、初中組及高中組優勝作品《回聲小姐》、《美?美!》及《歷久常新》,各故事極富創意,演繹生動全神。

  「小龍鎮-中華文化遊」專題展覽由今日起至八月廿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展覽館舉行,免費入場。小龍一家,配以立體及色彩繽紛的展覽,帶領小朋友漫遊趣意互動的「小龍鎮」內的九個場景;「小小龍市集」、「咚咚龍服飾坊」、「叮叮龍名人茶居」、「姓氏龍宮」、「龍門棋陣」、「小龍洞」、「小小龍書齋」、「休憩亭」和「小龍鎮雜耍場」,加上遊戲及綜藝活動,讓小朋友在輕鬆的環境下學習中國文化的精萃,同時鼓勵他們珍惜、發掘在日常生活中可用、可觀、可愛又可親的東西。

  「小小龍市集」和「咚咚龍服飾坊」匯集了中國市井大小名物。從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到日常吃的豆腐、搽的胭脂、利用槓桿原理的筷子和裝飾的簪釵......雖然都是司空見慣,但也足以讓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體悟到中國文化的千錘百鍊。

  中國的兵聖、茶聖、書聖、醫聖以及千古一帝等,齊齊在「叮叮龍名人茶居」邀請小朋友一起煮水沏茶,品味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茶居內更有介紹孔子、王羲之等名人故事,還有蘇東坡的回文詩《題織錦圖》,感受文字從上而下及尾讀上的不同意境。品茗完畢,即可進入「姓氏龍宮」,追尋各姓氏的由來及發源地。

  「龍門棋陣」等待棋迷前來調兵遣將,看誰可在楚河爭雄大破三大象棋殘局。還有神秘的「小龍洞」,裏面埋藏了一堆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的古漢字及中國文字的奧秘﹗最後,別忘了走訪富有中國四合院建築味道的「小小龍書齋」,在這裏靜靜的看看書,分享能工巧匠魯班的發明,實在是炎炎夏日的賞心樂事。

  為配合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閱讀繽紛月」以一連串精彩動感與中國文化有關的親子活動,包括綜藝活動、工作坊、講座、比賽等,鼓勵莘莘學子善用閒暇,培養閱讀習慣,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

  展覽館內將舉行激發小朋友創意的「親子中國故事演繹比賽」及「中華才藝表演比賽」,透過展示才藝,啟發小朋友對閱讀和寫作的興趣。其他精彩節目包括「鼓舞飛揚樂繽紛」、「小木偶說故事」、「夏日跳躍的音符」、「川劇變臉」、「兒童粵劇ABC」、「中國孖寶小丑雜耍」及「迪士尼故事分享時間」等,讓小朋友與家長在炎炎夏日中齊齊欣賞。

  兒童文學作家何巧嬋,將於八月十八日下午二時至三時半在香港中央圖書館演講廳,「與作家會面:寫在生活邊上」的親子閱讀講座中,與大家分享她如何在閱讀及生活中,把所見、所聞、所感融入創作之中。另外,家長亦可與子女齊齊參加「親子中國摺紙工作坊」、「親子中國剪紙工作坊」及《摩登茶樓》故事劇場,增進親子間的溝通與感情。

  為鼓勵更多市民成為圖書館的登記讀者,凡於「閱讀繽紛月」期間申請圖書證的新登記讀者,可獲贈書籤一套,送完即止。公共圖書館亦會派發印備的有關中華文化推介書目。

  部份活動須預先索取入場券。有關活動詳情及索取門券的安排,可參閱於各香港公共圖書館派發的《閱讀繽紛月》節目小冊子,亦可致電二九二一 二六四六查詢或瀏覽網址www.hkpl.gov.hk。 



2007年7月21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4時2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