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環境局局長立會發言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為環境局局長邱騰華今日(七月十八日)在立法會經濟事務委員會會議的發言全文:

主席、各位委員:

  多謝今日給我們機會在這委員會媮蕈悝畯怐漱u作。提升香港市民的生活質素,改善環境,是新一屆特區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目標,這個目標也貫穿行政長官在競選政綱中的很多政策綱領堙C新成立的環境局,首要的工作就是落實這些政綱,致力為市民提供優質的生活環境,減少染污,管制排放,促進有效使用能源,希望進一步加強區域合作,在香港鼓勵市民與各團體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工作。我很高興可以在這個委員會與大家討論在新一屆政府裡,就環境工作的重點。上任後我已開始走訪不同環境的團體,我相信這個委員會或立法會,以及其他相關委員會是一個很好平台去討論話題。因應經濟事務委員會工作範圍及一貫關心的問題,我可以重點提出幾個大家關心的話題,當然這不代表是所有議題,我先提出,看大家有否意見,可作為日後參考。

(-)環保與能源

  在新的環境局中,除環境工作外,亦做能源政策工作,環境保護與能源息息相關,因為在本地,能源是透過發電,發電為本港超過九成的二氧化硫排放以及半數氮氧化物和懸浮子的污染源頭。因此,能源是可持續發展及環保的一個重要切入點。環境局亦將能源及環保工作視為工作重點之一,在處理這問題,我們嘗試透過三方面,即由技術創新、規管措施,以及提高市民認知,以減少發電過程的能源耗用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污染問題,並確保能源供應穩定及價格合理。

  同時,在使用能源上,香港作為一個人口彫密,工商服務業繁盛的城市,我們很有機會在節約能源,及提高能源使用效能,以達致減少能源浪費的工作上,我們有茪@些空間合力去做,這方面相信是我局的工作重點之一。

(二)電力市場檢討

  過往大家在委員會已討論過這問題,政府與兩間電力公司簽訂的《管制計劃協議》將於二○○八年下半年屆滿。我們在較早前就「香港電力市場未來的發展」完成了兩輪公眾諮詢,並已向立法會經濟事務委員會匯報諮詢結果並作討論。

  現階段,我們剛與兩間電力公司就二○○八年後的規管安排進行磋商及討論,我們會盡力減低電力公司的現有的回報以期使電費可以相應下降,與及減低電廠的排放,這亦是行政長官在“競選政綱”中的承諾,以往亦有過討論。

  我們會採取有效措施,以確保二○○八年後的規管安排能符合香港整體利益。

  另外,我們將於下一個規管期內(即二○○八至二○一八年),開始準備工作,這包括:訂出市場開放模式和有關的技術和規管安排等。政府的目標是在市場條件能配合時,盡早為電力市場引入競爭。由於現時政府正與兩間電力公司開始就二○○八年後的規管安排進行討論及談判,至於談判的細節等,委員明白政府會直接與兩間電力公司討論,但我們會在適當時候,再與立法會及公眾討論及諮詢。

(三)中電擬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建議

  委員會關心的第三個問題是中電擬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建議。大家都知道,中電向政府提出了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以取代它可能於二○一○年後會耗盡的崖城天然氣氣田供應的天然氣;政府和電力公司開始商量。政府的立場,從中電的立場和環保的角度,我們鼓勵使用天然氣,因為相對使用燃煤發電而言,排放污染物相對少一點。

  當然,在處理這個工作的同時,除了環保方面之外,我們還要從能源角度去商量,中電在這方面下過一些工夫,他們已經做了一個環評報告,提出了這方面的要求,這亦符合我們在法律上規定的要求,環境局亦已批出環境許可證。當然亦有些附帶條件,使他們無論在設計及將來施工時,必須採取一些舒緩措施,以減低對環境的影響。

  由於現時能源政策及環保政策同屬一個局,我們要考慮除了由中電先做環評工作,我們亦會整體從能源角度考慮這工作,考慮因素包括中電建議在區域內天然氣資源分佈及發展、崖城氣田的供氣情況、預計未來的電力需求、環保要求、開支預算以及對電費的影響等因素,我們均會一併考慮。我們亦會同時考慮區內其他天然氣/液化天然氣項目可向香港供氣的可行性,至於時間表、環評及價格等,我們也會一併考慮,這工作我們會與相關公司搜集資料去討論。

(四)可持續發展的議題

  第四項是可持續發展的議題。大家都知道,改組後成立的新環境局,除了主理環保事務、能源政策及自然保育外,亦涵蓋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工作。大家也知道由鄭維建先生作主席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正就一些長遠性的可持續發展話題,進行公眾諮詢。所以我期望在適當時間聯同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一起就有關問題向立法會有關委員會一起商討。

(五)其他議題

  除了以上四個話題外,我相信大家心目中可能還有其他話題,包括跨境合作。我亦看到主席先生在今日報章上的文章談到兩地合作推動環保。這方面無論是工商界或市民都會關心,如何令香港與珠三角地區一方面合力發展,另一方面提高保育的情況, 我們會與內地有關單位繼續合作。

  另外,如何拓黃糮O工業在香港的發展空間,以增加循環再造再用,以至再生能源等問題,兩星期前我剛上任時鄺志堅議員亦提出這方面的動議辯論,這方面的工作如果和這個委員會有關,我亦樂意去進一步商討。

  每年施政報告提出的新項目,或新的撥款項目要提交立法會,我們亦會透過這個委員會和大家商討。

  主席,容許我再談談我們如何去處理環保問題。在議會裡提出的環保問題,與年俱增,這個委員會在○六、○七年未有很多這類話題,但綜合來看,其實過往幾年環保的話題或者在來年,我們相信這個話題會愈來愈多,反映市民關心程度及關注保護環境的態度。

  不過,環保問題的出現,往往不是單一而獨立,而是與經濟發展,又或民生和市民生活結連一起。例如我們討論空氣污染的排放,就涉及發電廠的營運,與及電費所帶來的利潤和收費。又如果我們提出廢物收集和處理,我們不能不談如何令市民協助進行廢物源頭分類,又或涉及一些地區問題,例如在哪一區建設一些有必要但未必受歡迎的廢物處理系統或設施。

  一些保護環境的措施,要有效執行,部分必須透過立法,因此和立法會是有合作的關係才可推行,例如訂立一些排污標準,又或是實行污染者自付的收費方式等。不過,不少的環保問題,若要透過立法推行,少不免會引起不同界別、不同區域的公眾或市民的討論,有不同意見。我可以預見,當政府提出意見,包括我們將可能討論的停車熄匙、膠袋徵費等問題時,立法會將成為一個熱鬧的討論區,相關的法例需要一些時間或互相的討論磋商才可進行。

  不過,無論我們預計的議題如何富爭議性,市民意見如何參差甚或對立,我們希望這些辯證和討論會在客觀的環?下進行,我相信在市民和世界日益關心我們環境和生活質素的大前提下,是很難避免的。

  因此,我期望環境局和我的同事會充份利用立法會不同相關的委員會,和大家商討我們的議題,多聽取大家的意見。經濟事務委員會有好的條件,環保工作和經濟發展是息息相關,甚至帶來商機,我們希望在這個平台可討論出雙贏或大家協調的工作。我相信基於這個原則和精神,主席、各位委員,我希望在將來的日子可以同心合力,為香港的環保、能源及可持續發展的工作一起努力。




2007年7月18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9時07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