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會見傳媒談話內容(只有中文)
***********************

  以下是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教授今日(六月十四日)出席策略發展委員會行政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後,會見傳媒的談話內容(只有中文):

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今日策略發展委員會行政委員會討論了高科技產業在香港發展的問題,討論是相當之踴躍及熱烈。委員提出很多對政府有用的參考。基本上,委員是肯定高科技的發展,對香港是有相當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推進香港持續及長期競爭力的提升,與及創造就業機會,以至改善香港人的生活質素,都發揮重大作用。委員認為香港在這方面是有潛力,特別在高科技的研發、高科技的應用及高科技的市場化等。有一點是,考慮到香港在高科技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到我們與鄰近地區的合作關係,特別是與深圳之間的合作關係,不能夠只把眼光集中在香港本身發展高科技的潛質方面。尤其是將來如果我們想推動高科技生產的時候,更加要考慮到內地特別是深圳,在技術方面、在市場方面所能提供的各種各樣的條件。

  剛才委員亦有提出一些建議,因為策發會的討論,其實政府每次都想聽聽一些委員對政府有甚麼角色可以扮演的問題。但剛才我的印象是,這是轉述委員的講法,並不是表示政府的立場。委員認為,第一:政府有一個相當積極的角色可以扮演,而且應該有一個新思維,大膽、創新的方向來處理政府如何推動高科技發展的問題,即是要承認香港未來發展創新科技、高科技、創意產業這些東西,都是推動香港未來進一步發展、或走進新台階必要的舉措,政府在這方面是有角色去扮演的。第二,政府在角色扮演的過程當中,其中一個重要的考慮,就是要打通香港與內地之間更加緊密的合作關係,特別與深圳之間的關係,及與珠三角之間的關係。這是政府與政府之間尋求合作來創造機會給本地的高科技發展及為本地製造新的商機。另一樣是涉及科研方面,委員認為政府應該更大力投資於科研,特別是在大學裡的科研,在這一方面,委員認為香港仍然是有一定的優勢,在研發新科技方面。在討論過程當中,有委員認為政府應該比較高調突顯政府對高科技的重視,傳遞正確的信息,才是有利於鼓勵各方面更多的投入;在稅制、土地方面是否應該有一些新思維,去推動高科技的發展。此外,在融資方面,特別是創業板,看看有沒有辦法去做好它,使融資方面對高新科技的發展會有幫助。當然委員都知道在整個推動高科技的發展過程當中,由意念上的提出,到最後提供產品給消費者,中間有很多環節,有些地方香港是有優勝之處,有些地方香港是不足的,有些環節可能需要加強,但總體來說,單靠香港這個地方去推動是不夠的,一定要放眼於內地,特別是深圳,所以「深圳」這個字在今日的討論中是出現了很多次。

  我再補充一點,關於人才培訓方面,委員提過要大力引進內地及海外人才,即增加我們科技人才的供應。第二,要大力投資於科技研究,包括在大學的研究。換言之,愈多研究經費,愈多研究活動是愈容易吸引人才來港,愈是有利於匯集人才。另一方面,要在香港內部強化特別是我們年青的一代對科技的興趣,以形成一種文化。在科技研發,創新方面會吸引更多人投身這個行業。在這裡人才是一個問題。



2007年6月14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9時17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