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農自然護理署密切監測紅潮
*************

  鑑於近日本港水域接連出現紅潮,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今日(六月六日)提醒所有養魚戶密切注意所屬魚類養殖區的情況,如發現死魚或任何異常,須作出通報。

  漁護署發言人稱,過去數日收到多宗紅潮報告,受影響範圍包括港島南區和屯門一帶泳灘及馬灣、蘆荻灣和索罟灣養魚區。當局正密切監察有關情況。

  化驗結果顯示,受影響水域的紅潮由不含毒素的旋溝藻組成,在本港水域較為罕見。一九九七年至二○○六年間,漁護署在西面水域曾錄得兩宗由旋溝藻引發的紅潮。

  發言人說:「雖然至今沒有收到死魚報告,但署方已透過養魚區代表和漁民組織,通知魚戶有關紅潮的最新消息及留意養魚區的變化。」

  受影響的魚類養殖區正懸掛黃旗,漁護署已提醒有關養魚戶在晚間使用打氣機來提高水中的溶氧含量,並密切監察魚排水質及海魚的情況。

  漁護署加強對浮游植物的監測,全面評估紅潮造成的影響,並更新紅潮網頁的相關資料。署方已就最新情況知會及諮詢紅潮專家顧問小組,該小組的成員包括七名本地對紅潮素有研究的學者及科學家。

  此外,署方已與廣東省海洋與漁業環境監察中心聯絡,就近期本港及鄰近水域出現紅潮的最新情況互相通報。廣東省當局表示,在深圳灣出現的紅潮同樣由不含毒素的旋溝藻組成。



2007年6月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