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社區體育會數目自二○○一年上升三倍
*****************

  附屬於多個體育總會、由對專項運動有共同興趣的人士義務成立及管理的社區體育會,近來發展迅速,數目由二○○一/○二年度的八十四間增加至現時的二百九十間,會員人數亦由原有的四千人大幅上升至接近三萬人。

  體育委員會轄下社區體育事務委員會主席周厚澄今日(五月十三日)在石硤尾公園舉行的第二屆社區體育會計劃聯會比賽頒獎典禮上致辭時引述以上數字。

  典禮的另一主禮嘉賓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副署長(康樂事務)劉明光。其他嘉賓包括各體育總會、地區體育會和社區體育會的代表。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為提升地區層面的體育水平,以及鼓勵市民終身參與體育運動,自二○○一年起協助體育總會在全港十八區成立社區體育會,並資助這些非牟利的社區體育會為不同年齡和技術水平的運動愛好者舉辦訓練課程和比賽。

  在二○○六/○七年度,康文署共撥款七百萬元資助社區體育會舉辦一千七百多項活動予三萬八千人參加。在二○○七/○八年度,撥款會增至八百萬元,以支持社區體育會舉辦一千八百項活動,供四萬名市民參加。

  在二○○六/○七年度,共有十五個體育總會協助其轄下的社區體育會舉辦聯會比賽,其中四十九個在比賽中表現優異的社區體育會今日(五月十三日)獲康文署頒授獎項。

  十五個運動項目為射箭、羽毛球、棒球、獨木舟、體育舞蹈、門球、手球、柔道、賽艇、欖球、壁球、跆拳道、網球、三項鐵人及潛水。

  為吸引更多市民參加社區體育會,頒獎典禮舉行前,石硤尾公園內舉行了多姿多采的體育嘉年華。大批市民透過同樂活動認識室內賽艇、體育舞蹈、運動攀登、網球、三項鐵人、田徑、曲棍球、羽毛球、門球、野外定向、棒球、劍擊、獨木舟、壁球、拯溺、手球等活動,並向現場多個社區體育會的代表查詢入會事宜。

  周厚澄說:「要達致體育普及化的目標,除政府增撥資源外,更需要各體育總會的配合和社區體育會的全力支持。 今日我在會場體會到體育界人士均支持社區體育會計劃的推行,同時見到各社區體育會的成員,全心全意投入體育義務工作,共同推動普及體育和締造一個健康和諧的社會。」

  目前,有二十八個體育總會加入了社區體育會計劃。

  為表揚體育總會為設立社區體育會而付出的努力,在二○○六/○七年成立新社區體育會數目達至或超過預定目標的體育總會,今日獲頒發成立新社區體育會達標獎。獲此獎項的體育總會有十二個,所屬的體育項目分別為射箭、棒球、體育舞蹈、劍擊、手球、曲棍球、柔道、拯溺、跆拳道、網球、三項鐵人和潛水。

  太極是一種在社區層面十分流行的運動。二十八個社區太極會特別出席了頒獎典禮前舉行的「太極觀摩大會」,進行交流和表演,並爭奪「最佳隊形獎」、「最佳節奏合拍獎」和「最佳服裝獎」。



2007年5月13日(星期日)
香港時間18時10分

圖片 圖片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