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下稿代房屋委員會發放:
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的中短期財政狀況會維持比較穩健,但必須審慎理財,才能令公屋計劃得以持續發展。
房委會轄下財務小組委員會主席鍾瑞明今日(一月九日)在審批2007/08年度建議預算案的會議後作上述表示。他並說:「為了維持公屋輪候時間平均約三年的水平,在2006/07至2010/11的五年間,房委會每年的建屋開支約需60億元,每年平均興建約一萬五千多個單位,才能應付所需。」
財務小組委員會今日審批房委會2006/07年度的修訂預算案及2007/08年度的建議預算案。委員會同時省覽2008/09至2010/11年度的財政預測。
預計到2007年3月底,房委會將有現金結餘521億元,至2011年3月底,現金結餘預算為699億元,收益主要來自投資增加及出售「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單位。
鍾瑞明說,從拆售產業以及由今年起復售剩餘居屋單位取得的收益,有助房委會在中短期維持比較穩健的財政狀況,但他強調,剩餘居屋單位將會在2010/11年度售罄,而投資回報及其他外在因素,如通脹等,都可以對房委會的財政狀況構成重大影響。因此,房委會必須審慎理財,以確保有足夠的營運資金應付經常及資本開支,執行政策及履行承諾。
解釋預算案詳情時,他表示,房委會2006/07年度修訂預算案的預計綜合運作赤字為6億元,而核准預算案的綜合運作盈餘為10億元,情況較原預算為差,主要原因在於今年2月將會減免一個月公屋租金。
2007/08年度,房委會預算將有17億元綜合運作盈餘,主要因為居屋計劃的剩餘單位由今年起推出發售。
預計在2008/09年度,房委會將有綜合運作盈餘20億元,其後因剩餘居屋單位陸續售罄,及假設出租公屋一律減租11.6%的租金損失,在2009/10年度及2010/11年度將分別出現4億元及12億元預算綜合運作赤字。
鍾瑞明強調︰「公帑必須用得其所,集中照顧真正有需要入住公屋的人士。房委會將繼續檢討如何善用資源,使公營房屋計劃得以長遠持續發展。」
有關預算案將於本月23日提交房委會大會通過。
完
2007年1月9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4時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