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項全港性的器官捐贈推廣宣傳活動於今日(十二月十八日)展開,以鼓勵更多市民捐贈器官幫助他人重燃生命,並為近二千名等候器官移植的病人帶來新希望。
活動的主題為「生命因你再現姿彩,請支持器官捐贈」,目的是鼓勵市民簽署「器官捐贈證」或「器官捐贈表格」,同意在逝世後捐出器官。活動並提醒有意簽署的人士應取得家人的支持,使其家人在適當的時候能接納及尊重他們的決定。
活動由壎芵p、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及香港醫學會合辦,包括一系列的公眾教育及推廣活動。
壎芵p助理署長(健康促進)程卓端醫生在今日的活動開展儀式上表示,部份重病病人在尋求所有的治療方法仍無效時,唯一的希望便是等待合適的器官捐贈。故此,市民在逝世後捐出器官對這些絕望的病人是非常重要,可令他們重獲新生。
程卓端醫生說:「若有意加入器官捐贈者行列的市民,只需簽署『器官捐贈證』或『器官捐贈表格』。」
她續說:「最重要的是要將這個決定告知家人,好使其造福他人的意願獲得尊重。」
醫院管理局高級行政經理(專業事務)鄭信恩醫生亦響應捐贈器官的呼籲,她表示,以現今的醫療水平,器官捐贈及移植確實能為患上末期器官衰竭的病人帶來新生的希望,但是香港多年來捐贈器官的人數一直偏低,適合器官移植的器官實在是供不應求。
她表示:「在2005年,香港的遺體器官捐贈比率為每一百萬人有4.2宗,遠比其他已發展國家為低,英國的相關數字為10.7、美國為21.4及西班牙為35.1。」
鄭信恩醫生表示醫管局在2005年共錄得362宗器官/組織捐贈,本年至9月則有296宗。
相對於輪候器官移稙的人數,器官捐贈顯得供不應求,截至本年9月約有2 000人輪候器官移稙,其中約1 400人需要腎臟移稙、約400人等候角膜移稙及約150輪候肝臟移稙。
香港醫學會器官捐贈委員會主席何仲平醫生說:「任何人逝世後,不論男女和種族,都可以捐贈器官。適宜作為移植用途的器官或組織包括眼角膜、心臟、肺、腎臟、肝臟、皮膚及骨骼等。專責移植器官的醫生會評估所捐贈的器官是否適合移植用途。」
何醫生在會上與一名器官受贈者及一名器官捐贈者家人談話,細聽他們講述遺愛人間的動人故事。
本地藝人楊千嬅小姐更於活動開展儀式上被委任為器官捐贈推廣大使,以行動支持是次器官捐贈推廣計劃。
本計劃宣傳活動包括本月及明年一月在所有地鐵及火車站張貼宣傳海報,明年並會舉辦巡迴展覽作廣泛宣傳。
在今明兩日,於非繁忙時段在各隧道收費亭向司機派發推廣器官捐贈的擋風玻璃貼紙。
壎芵p並已呼籲政府部門、非政府機構及私人公司支持器官捐贈,在其管轄的辦公室或公眾地方擺放「器官捐贈證」和「器官捐贈表格」,鼓勵員工、顧客及其工作伙伴和成員簽署。至昨日,共有31個機構支持,這項活動會持續至2007年下半年。
為表示謝意,各支持機構的名字會列載於器官捐贈的專題網頁 (http://www.ha.org.hk/odhk),以表揚各支持機構對公民意識的重視。
壎芵p明年將為年青人及中學生籌辦「器官捐贈推廣人員培訓」活動,以提高年青人的意識。預期他們完成培訓後,能將器官捐贈的訊息推廣至同輩及家人。
「器官捐贈證」和「器官捐贈表格」可於下列地點索取:
* 壎芵p轄下的健康中心
* 醫院管理局轄下各醫療機構及門診
* 各區民政事務處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服務中心
* 運輸署的牌照事務處、駕駛考試事務處及驗車中心
* 水務署轄下各客戶諮詢中心
* 庫務署轄下各收支辦事處及各分署
* 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捐血站
市民欲取得進一步資料,可瀏覽器官捐贈網頁 (http://www.ha.org.hk/odhk),或致電健康教育24小時電話熱線 2833 0111。
完
2006年12月18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7時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