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館介紹太陽系小天體
***********

  自二○○六年八月底國際天文聯會議決將冥王星的行星地位禠奪之後,太陽系只剩下八大行星及其他細小的天體,當中包括小行星、彗星、矮行星和海王星外天體等。

  市民如欲了解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小天體的經過和科學根據,以及天文學家利用甚麼方法研究這些距離遙遠兼且體積細小的成員,可到香港太空館觀賞最近上映的天象節目《太陽系小天體》。該節目由太空館製作,映期至明年五月三十日。

  太陽系小成員的體積細小,最大的直徑也不到三千公里。它們的總質量雖不及八大行星總質量的百分之一,但在數目上卻大大超越,天文學家估計這些環繞太陽運行的小成員可能數以十萬計。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太陽系小成員,可能對地球上的生命做成重大的影響,它們一方面可能令地球上某種生物消失,亦可能為地球帶來水和生命;例如彗星可能是地球生命之源的創造者;恐龍的絕種也可能由於小行星撞擊地球後,氣候劇變的結果。因此,研究這些太陽系小天體,有助了解人類的過去甚至未來。

  《太陽系小天體》片長四十分鐘,於太空館何鴻燊天象廳上映,每日放映兩場,分別為下午二時四十分及下午六時十分,逢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加開上午十一時十分一場;聖誕節前夕及農曆年除夕開放至下午五時;逢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及農曆年初一、初二休館。票價分港幣二十四元(前座)及三十二元(後座),全日制學生、殘疾人士及高齡人士半價優惠。門票現於太空館票房及城市電腦售票網發售。

  太空館位於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十號,有關詳情可瀏覽太空館網頁http://hk.space.museum/,或致電二七二一 ○二二六查詢。



2006年12月15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8時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