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音樂事務處轄下的香港青年中樂團,於十二月二十三日(星期六)晚上八時正在荃灣大會堂演奏廳,舉行以「絲竹笙歌」為主題的「2006香港青年中樂團周年音樂會」,演奏多首著名樂曲。
音樂會以關迺忠創作、充滿朝氣的《節日序曲》揭開序幕,樂團隨即演譯多首經典樂曲,如旋律舒暢優美的《姑蘇行》;根據文成公主到吐蕃和親的事跡寫成的笙協奏曲《文成公主》,以及取材自哈薩克族民歌、充滿生機的《哈薩克晨曲》。
此外,香港青年中樂團會亦會演奏兩首與戰爭有關的樂曲,包括帶有強烈民族情感的樂曲《關山隨想》,此曲乃根據南宋詩人陸游的《關山月》中的內容所寫,觀眾可從中感受詩人在月下對邊關戰士的思歸之情。而以唐代詩人李白的《憶秦娥•簫聲咽》而寫成的《簫聲咽》,則勾劃出古代女子思念長年行役在外不歸的丈夫,反映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
不容錯過的還有朱昌耀的《蘇南小曲》,典雅、古樸的旋律,讓觀眾仿如置身於杭州西湖秀麗景色的一角,欣賞如詩如畫的美景。《河南小曲》則洋溢著濃厚的鄉土氣息,表現出河南地區民間爽朗、質樸的性格。
音樂會由音樂事務處導師徐英輝及何文川擔任指揮,並由被譽為實而不華的樂手盧思泓作笙獨奏。
盧思泓於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畢業,在學期間獲頒馬臨演奏獎及萬瑞庭音樂獎,曾以獨奏身份與管樂團首演多首笙協奏曲。盧氏經常遠赴海外演出,包括獲邀到阿根廷的國家藝術博物館及歌隆劇院演出;又曾與蜚聲國際的歌樂坊合作,於悉尼及墨爾本藝術節舉行三場「六隱士」音樂會;並曾與都靈弦樂四重奏、Checkpoint Theatre劇團、香港小交響樂團合作,分別在「東西方文化交流計劃」〈意大利〉、現代歌劇《大煙》〈星加坡〉及海外巡迴演奏計劃「風留歐洲」〈法國、立陶宛〉中演出。
香港青年中樂團於一九七八年成立,是音樂事務處轄下的青年樂團之一,現有約九十名團員。樂團經常在本地及海外演出,出訪地方包括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英國、法國、澳洲、美國和加拿大。此外,部份優秀團員亦曾組成不同的合奏小組,參與國際性的演出,如「第五屆澳洲青年音樂節」、「第三屆香港曼道華友好日」及「加拿大香港節九二」等,精湛的表現大獲好評。
音樂會的門票現於各城市電腦售票處發售,票價分六十元及四十元,高齡、殘疾人士、全日制學生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半價優惠。訂票熱線:二七三四 九○○九,網上訂票:www.urbtix.hk,信用咭電話購票:二一一一 五九九九,節目查詢:二七九六 一○○三/二五八二 五三一一,網址:www.lcsd.gov.hk/musicoffice。
完
2006年12月1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0時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