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事務局局長出席「亞洲文化合作論壇2006」新聞簡布會發言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為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今日(十月十八日)出席「亞洲文化合作論壇2006」新聞簡布會的發言全文:
 
各位傳媒朋友、各位合辦機構的代表、大家好:

  我很高興藉茪竣悛甄眾禶|,向大家介紹在十一月八日至十二日舉行的「亞洲文化合作論壇」。今年是民政事務局第四年舉辦這項盛事,並以「亞洲文化藝術的現代性」為主題,討論現代化、全球化下亞洲文化和藝術發展的經驗。

  文化令我們欣喜,令我們活得自在,亦令我們反思生命的意義。文化亦為城市增添生氣,帶動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在全球化和創意產業日形重要的趨勢下,愈來愈多人視文化為促進大城市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也是提升公民自豪感的原動力。一如過去三年,我們今年同樣廣邀鄰近經濟體系的文化政策制定者、學者和創意企業家,來港參與這項盛事,交流心得。我們的連繫亦已擴展至中國內地,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的各大城市。我們希望透過文化合作和思想交流,加強區內各地的連繫。

  大會除了邀請亞洲八個國家,包括:新加坡、印尼、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韓國及日本的文化部長率團出席參與是次論壇外,國家文化部代表、全國多個省及直轄市的文化廳、局長將率團來港,參與是次盛會。

  亞洲文化合作論壇可以說是先由政府促成,透過政府之間的友好合作,提供一個交流論壇,使到各國的文化組織、創意人及文化藝術工作者共聚一起,分享經驗,互相激發靈感。

  文化是政府的事、公民社會的事,更是全人類的事。今年「亞洲文化合作論壇」的特色是我們邀請了多個本港及國際上知名的文化及學術機構為合作夥伴;與他們協辦公開論壇,務求進一步擴飭袛穠甄郅\面,令更多有興趣的公眾人士可以參與。這些機構包括:「亞洲藝術文獻庫」、「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香港大學文化政策研究中心」、「香港當代文化中心」、「香港藝術發展局」、「香港建築師學會」及「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通過他們的支持,我們邀請了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講者,圍繞六大主題,分別是:「文化生態」、「衡量創意、快樂及幸福」、「創意教育」、「媒體藝術」、「體驗建築」以及「亞洲文化藝術的現代性」,討論亞洲地區在現代化過程中,在不同的文化藝術範疇下,作出反思。

  這些講者包括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界的專家,包括:英國倫敦Tate博物館副總監Alex Beard,美國茱利亞學院院長Dr Joseph W Polisi,加拿大媒體藝術家Rafael Lozano-Hemmer,及曾經以《棋王》、《孩子王》與《樹王》而享譽國際的中國作家鍾阿城,《第63屆威尼斯影節》金獅獎得獎者賈樟柯先生等。屆時一定有很精采的討論和交流。

  我們希望透過廣泛參與及深入討論,共同協助和推動亞洲的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的發展。「亞洲文化合作論壇」,彰顯了香港作為國際文化都會的活力,創意及多元化。在此,我多謝在座各位協辦機構的積極參與及支持,令論壇隊伍更加壯大,更加賦有世界公民社會的特色。

  在未把現時間交給各協辦機構的代表就各個主題公開論壇發言前,我想特別一提今次各省市代表和部長級會議將在香港演藝學院的校舍「伯達尼修院」舉行。這是一所二級保護文物,環境很美,饒富文化藝術色彩,各個傳媒朋友可以趁機參觀一下這幢建築物。

  多謝各位!



2006年10月18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