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港康文署場地全力杜絕蚊患(附圖)
******************

  為預防蚊患,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今日(六月二十一日)在轄下全港所有場地進行滅蚊行動。

  全面的滅蚊行動在康文署轄下近一千四百個康樂和文化場地進行,行動得到各區區議會大力支持,共有超過七十名區議員和分區委員會委員出席滅蚊活動,顯示同心合力消除蚊患的決心。

  滅蚊行動率先於早上在青衣公園展開,康文署職員重點清除堵塞溝渠、池塘、樹洞、竹竿、花盆及其他容器內的積水。並把盛水的容器妥善蓋好,防止積水。員工亦檢查各噴泉和池塘的循環系統,以確保操作正常;職員又把所有垃圾,包括棄置的空樽及空罐,放在垃圾袋內,並將垃圾袋口綁緊。

  至於那些未能即時清理的積水,員工則噴上化學品,例如蚊油,以抑制孑孓滋生。

  其後在康文署職員的陪同下,葵青區議員李志強、盧慧蘭、譚惠珍、潘小屏、陳笑文和青衣(西南)分區委員會主席陳子祥向公園遊人派發宣傳單張,呼籲市民保持地方清潔,並舉報公園內的蚊子滋生的黑點。

  康文署署理總康樂事務經理(靜態市容)孔得泉表示,該署全港十八區的員工每星期至少一次到各場地進行滅蚊行動。今年一月至五月期間,共進行了四千四百七十五次特別滅蚊行動和五千三百三十四次特別清潔行動。為控制蚊患,康文署超過一百六十個場地安裝了三百多個蚊子誘捕器。

  他說:「康文署亦與地政總署保持緊密聯繫,在空置的政府土地上進行美化工程,減少蚊子可能繁殖的地方。如發現康文署場地附近的地方可能成為蚊子繁殖的溫床,康文署會通知有關業主或部門採取適當的行動。」

  孔得泉呼籲市民合力保持地方清潔,預防蚊患。

  他指出:「在教育工作方面,本署會繼續在轄下場地展示橫額、海報、播放錄影帶及派發單張,讓市民明白預防蚊患的重要性。本署亦在體育館、公園及文化場地舉行巡迴展覽,向市民傳播滅蚊的訊息。」



2006年6月21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4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