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政府統計處今日(六月十六日)發表二零零六年第一季的香港本地居民生產總值及對外要素收益流動統計數字。
在二零零六年第一季,以當時市價計算的香港本地居民生產總值較去年同期上升8.0%至3,546億元。而同季以當時市價計算的本地生產總值為3,466億元,按年增長7.8%。二零零六年第一季的香港本地居民生產總值較本地生產總值多出81億元,顯示有相等數額的對外要素收益淨流入,相當於該季本地生產總值的2.3%。
扣除物價變動的影響,二零零六年第一季的香港本地居民生產總值較去年同期實質增長8.3%,稍高於同期本地生產總值的8.2%實質增長率。
二零零六年第一季的香港要素收益總流入為1,492億元,相等於本地生產總值的43.1%,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35.1%。與此同時,二零零六年第一季的要素收益總流出亦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36.5%至1,412億元,相等於本地生產總值的40.7%。總流入和總流出一併計算,二零零六年第一季的對外要素收益淨流入為81億元。
要素收益總流入中,直接投資收益流入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48.3%,主要因為部份本地大企業投資外地的收益增加。有價證券投資收益流入上升14.0%,主要由於長期債券利息收益上升所致。其他投資收益流入較上年同期亦錄得36.4%可觀升幅,主要是因為銀行利率上升以及本地銀行界離岸借貸及存款的資產增加,以致相關的利息收益增加。
在要素收益總流出中,直接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32.9%,主要由於部分本地跨境企業的直接投資收益持續增長。有價證券投資收益輕微上升2.2%,主要由於部份本地上市公司在期內增加派息所致。其他投資收益大幅攀升70.0%,主要因為本地銀行界的負債增加以及利率上升所致。
按國家/地區分析,中國內地繼續是二零零六年第一季香港對外要素收益總流入的最主要來源地,佔當季總流入的28.4%。其次是英屬維爾京群島,佔18.9%,反映香港公司在這稅務天堂成立眾多控股公司,導致投資收益持續自該地流入。其他主要收益來源地包括美國及英國,分別佔11.1%及9.0%。
在二零零六年第一季,中國內地及英屬維爾京群島仍是香港對外要素收益總流出的最主要目的地,分別佔當季總流出的24.4%及17.1%。其他主要收益目的地包括荷蘭及美國,各佔總流出的12.4%及 9.7%。
評論
政府總部發言人指出,在本地以及內地、美國和日本等主要市場普遍樂觀的經濟環境支持下,對外要素收益的流入及流出均在二零零六年第一季進一步攀升。由於投資收益流入的增長較投資收益流出的增長更顯著加快,以致對外要素收益再次錄得淨流入,帶動本地居民生產總值在二零零六年第一季的增長步伐稍快於本地生產總值。直接投資收益流動急劇上升,主要反映全球企業盈利持續改善。而有價證券投資收益及其他投資收益流動錄得可觀升幅,則主要由於金融資產的利息收入在全球利率趨升下有所增加。
發言人進一步指出,二零零六年第一季香港對外要素收益的流入及流出金額仍然龐大,兩者都超過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五分之二。這不單反映香港是一個高度外向型的經濟體系,並顯示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及區內商業樞紐以利便對外投資活動的地位。
其他資料
本地生產總值及本地居民生產總值是量度經濟表現的相關數據。本地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地區內所有常住生產單位的生產總值。本地居民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地區內居民從事各項經濟活動而賺取的總收入,不論該等經濟活動在何處進行。換言之,本地居民生產總值是相等於本地生產總值加上本地居民從地區外所賺取的要素收益及扣除非本地居民從地區內所賺取的要素收益。
以上的對外要素收益流動數字是根據「對外申索、負債及收益統計調查」所得的數據編製,並輔以由其他來源所得的資料。
二零零四年第二季至二零零六年第一季的本地居民生產總值及按收益組成部分劃分的對外要素收益流動數字載列於表甲,而按國家/地區劃分的對外要素收益流入及流出的數字則分別載列於表乙(一)和表乙(二)。
二零零五年及二零零六年的本地居民生產總值及對外要素收益流動為初步數字,該等數字在得到更詳盡資料後會作出修訂。
有關本地居民生產總值及對外要素收益流動統計數字的查詢,可聯絡政府統計處國際收支平衡統計科(二)(電話:2116 5102)。
完
2006年6月16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6時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