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濫藥統計數字及研究結果公布(附圖)
********************

  根據禁毒處藥物濫用資料中央檔案室(檔案室)的資料顯示,今年首季被呈報的總濫藥人數為4 566人,較二○○五年同期的4 992人下降8.5%。

  21歲及以上的濫藥人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2.7%是導致總人數下降的主因。

  禁毒常務委員會(委員會)主席蔡元雲醫生今日(六月十五日)在委員會季度會議後表示,委員留意到21歲以下的青少年濫藥人數持續上升,單在本年首季便上升了15%,由749人增至861人。

  蔡元雲醫生說:「政府與非政府機構在對付濫藥問題時一直未有鬆懈。非政府機構呈報予檔案室的濫藥個案在近幾年穩定上升,正正反映非政府機構積極推出外展服務和採用及早介入的手法,饒有成效。」

  海洛英仍是最普遍被濫用的藥物,但整體濫用海洛英的人數則繼續下降,較二○○五年首季下跌16.6%。

  蔡元雲醫生指出,雖然濫用氯胺酮的人數在二○○五年大幅減少,但今年首季,濫用氯胺酮的人數再次回升,由693人增至820人,增幅為18.3%。雖然如此,濫用氯胺酮的人數仍比二○○四年第一季為低。

  委員會今日亦聽取了香港中文大學鄧廣良教授簡介「香港少數族裔人士濫用藥物情況」研究報告。

  禁毒專員余呂杏茜說,雖然少數族裔的濫藥人數一直保持平穩,但還是值得探討這些濫藥者的背景和特徵,以更配合他們的需要和完善以他們為對象的禁毒和戒毒服務。

  她說:「我們會與有關政府部門及非政府機構分享研究結果,仔細考慮如何適當調整現有服務。此外,我們亦會向社工及前線禁毒工作者發放研究結果,好讓他們能為少數族裔服務對象提供更佳的服務。」

  研究顯示,海洛英是受訪者最普遍濫用的藥物,其次是大麻和咳藥。研究亦發現,受訪的少數族裔濫藥人士與本地華裔濫藥者因濫藥而遇到的問題相若,例如他們較常與家人出現糾紛及有就業困難等。

  此外,香港的少數族裔濫藥者只感受到一般程度的社會融合,但這跟濫藥者對各類服務的渴求及使用沒有明顯關係。語言訓練是少數族裔濫藥者較渴求的服務,其次是門診、社區融合及就業服務。

  余呂杏茜表示,現時當局和其他非政府組織都有為少數族裔人士提供各式各樣切合他們所需的服務,包括語言及技能訓練、就業輔導、興趣班、康樂文化活動。

  「禁毒基金也曾資助多個非政府團體,推行以少數族裔人士為對象的禁毒宣傳教育活動,我們會繼續支持這些有意義的活動。」

  余呂杏茜又提到,禁毒處最近出版了一本以尼泊爾文編寫、名為「認識藥物濫用問題」的小冊子。小冊子讓尼泊爾人可以透過自己的語言更直接了解濫藥的禍害,也能更有效將禁毒訊息傳遞給尼泊爾裔的青少年。



2006年6月15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7時3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