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溫尼柏命名本周為「香港周」(附圖)
*****************

  加拿大緬尼吐巴省今日(加拿大時間五月二十九日)宣布將本周命名為「緬尼吐巴省香港周」,以標誌緬省與香港及「香港家庭」成員包括駐加拿大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香港經貿處)、香港貿易發展局及香港投資推廣署已建立的長期及活躍的經貿及文化關係。

  有關「緬尼吐巴省香港周」的宣言文件是在緬省文化祖裔及旅遊部部長 the Hon Eric Robinson及政府事務及貿易部部長the Hon Scott Smith聯簽下,由the Hon Scott Smith在溫尼柏會議中心舉行的二○○六港加商會全國商務會議的三百多名加國代表前宣讀。

  The Hon Scott Smith在會上宣布,「由於緬尼吐巴省和香港在經貿及文化事務上的交往,把這星期命名為『香港周』實為恰當。」「香港周」的各項精彩活動包括有在溫尼柏千禧圖書館展出的「香港文化遺產-六千年的歷史」展覽及港加商會八個分會合辦的全國商務會議。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活動開幕禮式上,緬省副省長兼農業部部長the Hon Rosann Wowchuk回憶她在二○○四年作為一個省府貿易代表團團長到香港及中國訪問的經驗時形容「我深深體會到兩地的潛力」。

  她說:「作為農業部部長,我看到這兩地在食品工業、動物和植物遺傳學、農業設備和系統及技術轉讓安排各方面的機會。作為緬省副省長,我看到這兩地在能量資源、環保、商品、教育、機械、專業金融服務和移民等方面所提供的大量機會。」

  「中國,包括香港,是我們最大貿易夥伴之一,而以它如此迅速的增長,中加關係定必有更大的擴展機會。事實上,這些發展機會對於加拿大西部和中國企業各方面的連繫均具裨益。」

  The Hon Rosann Wowchuk在總結時說:「若香港是中國的門戶,那麼加西便是加拿大其他省市的門戶。」

  香港經貿處處長蘇植良在會上發言時說,這個繼去年在渥太華舉辦的第二屆港加商會全國商務會議,吸引了欲進一步了解中國最新發展及如何能利用香港這個友好平台而進入中國市場的加國商企。

  他說:「作為中國的金融中心及亞洲國際都會,香港在這一片中國熱中亦裨益良多。我們不僅是外商到中國投資或營商的門戶,亦是中國公司透過我們與外商投資或營商的門戶。」

  「對加拿大而言,香港所擔任的角色更形重要。我們不僅是加國商企與中國營商的平台,我們實是加拿大商企進軍中國的橋頭堡。」他指出香港是加拿大外國直接投資的最大的接收者及加拿大在亞洋區的第二大投資者。

  今屆於加拿大大草原省份主導城市溫尼柏舉行的第二屆全國商務會議,是由港加商會的溫哥華、卡加利、愛民頓、溫尼柏、渥太華、多倫多、滿地可及哈利法斯八個分會合辦。

  會議為加拿大企業在進軍正在迅速增長的中國市場,包括利用香港作為他們在中國和東南亞的商貿平台等方面提供他們須知的關鍵成功因素。會議亦臚列加拿大西部城市如何善用他們的優點去服務這些市場;與及如何與香港和中國的公司合作等課題。

  以「香港:進入中國市場的不二平台」為題的兩天會議包括了加國公司感興趣的各項講座及專題討論,其中計有「香港及緬尼吐巴省的共有門戶」、「迎合中國及大草原省份所需及能力」、「物流、運輸及企業模式的機遇與挑戰」等。

  代表公共及商業機構的資深代表和專才與參加者分享他們快速進入中國市場的致勝策略及成功實例;並為加國商企提供消除潛在風險和憂慮的良方妙策。

  出席是次會議的講者包括:香港貿易發展局副總裁艾舜德、駐港加拿大領事館資深商務專員David McNamara、駐港加拿大商會代表Ian McNabb、香港特別行政區投資推廣署助理署長賈沛年、薩克斯其萬省商貿及出口協會會長Dale Botting、ICS Trust (Hong Kong) 代表Elizabeth Thomson、緬尼吐巴省環境產業協會/Nordevco代表Paul Deprez 、緬尼吐巴省農業食品及農業創新部代表Randy Stoyko、國泰航空加拿大副總裁Philippe Lacamp、溫尼柏機場管理局高級副總裁Michael Rodyniuk、加拿大駐滬領事館資深商務專員Mona Ip及長期資產管理合作有限公司代表Craig Chapman。



2006年5月30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1時09分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