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公屋單位沒有供過於求(只有中文)
******************

  下稿代房屋委員會發放:

  就傳媒今日(五月二十六日)跟進有關市區公屋單位的供應問題,房屋委員會發言人作以下回應︰

  市民對房委會市區公屋單位的需求一向非常熾熱,通常絕大部分市區公屋單位在騰空後,迅速被編配出去,並不存在「供過於求」情況。

  鑑於市區公屋單位的需求持續殷切及供應有限,房委會為平衡市區公屋單位的供求量,自1990年開始,新登記的輪候冊申請人一般不得選擇市區為編配地區,而新界區公屋租戶申請調遷,一般亦不可選擇市區單位。

  不過,發言人指出︰「當我們預計市區公屋單位的未來供應會較充裕時,便會作出特別放寬,准許已在輪候冊上登記而所選地區並非市區的部份申請人,改選市區,以回應他們的需求。」

  房委會轄下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昨日通過,房委會於今年中,邀請於2004年10月1日之前登記的輪候冊申請人,按其意願把所選地區改為市區。這是自1999年以來,房委會第四次放寬選擇市區公屋的限制。

  發言人說︰「這個安排反映房委會盡量配合市民需求,並同時進取地善用預計未來某一時期出現較充裕的公屋資源。」

  至於有公眾人士指市區部分地區有大量空置公屋單位,發言人澄清說︰「他們所指的空置單位,相信是『居者有其屋計劃』剩餘單位。」

  他指出,過去數年,房委會先後將五千多個居屋單位轉作租住公屋單位,而現存的居屋剩餘單位由於面積較大或其他原因,並不適宜轉作租住用途。房委會於2007年初開始分期推售一萬六千多個居屋剩餘單位。



2006年5月26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9時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