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下稿代房屋委員會發放:
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繼續將最大部份,即佔2006/07年度可供編配公屋單位總數的67.3%,預留給公屋輪候冊申請人。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今日(五月二十三日)通過,將29 700個租住公屋單位編配給合資格的申請人士,當中二萬個單位預留給輪候冊申請人,其餘9 700個給其他類別人士。
小組委員會主席蔡涯棉表示:「雖然這數量較2005/06年度的33 000個計劃編配單位減少3 300個 ,即約一成,但平均輪候時間仍可維持於房委會承諾的平均三年左右。」
他補充:「本年度可供編配的單位當中,有8 400個新落成單位和21 300個翻新單位。」
根據去年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編配政策檢討」,房委會把輪候冊非長者一人申請者每年的編配額,定為編配予輪候冊申請人單位數目的8%,並以2 000個單位為上限。本年度編配額為1 600個。
為求更有效地運用公屋資源,每當預計市區可供編配單位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房委會便會作出特別放寬,准許於某日期前已在輪候冊上登記而所選地區並非市區的申請人改選市區。
房屋署將於今年中,邀請於2004年10月1日之前登記的輪候冊申請人,按其意願把所選地區改為市區。
在整體重建和大型維修的類別之下,是年度共撥出1 600個單位。蔡涯棉指出,其中1 500個用以安置石硤尾h重建計劃第五和第六期的租戶,以及提早安置將於數年內清拆的蘇屋h的租戶;另100個單位供安置受大型維修工程影響的租戶。
房委會又預留了400個單位,供安置受清拆計劃及市建局清拆項目影響的居民,以及由中轉房屋調遷公屋的住戶。
另外,為了紓緩擠迫戶及應付各類調遷,房委會是年度共撥出5 000個單位作配額。由於申請紓緩擠迫的住戶數目下降,其中2 000個單位用作紓緩擠迫,餘下的3 000個單位用於各類調遷。
蔡涯棉說:「我們會密切監察情況,靈活編配這個類別下合共5 000個配額,以應付環境轉變。」
他又說:「體恤安置的單位配額維持於每年2 000個。如有需要,我們會增撥單位應付額外需求。」
本年度公屋單位編配數額,請參看附件。
完
2006年5月25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3時3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