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政長官曾蔭權今日(五月十五日)到訪渠務署,加深了解該署在防洪及污水處理方面的工作。他很高興獲悉幫助解決上環水浸的工程,預計可以如期於二零零九年雨季前投入服務,而由現在到工程完成期間,渠務署會採取一系列措施,紓緩水浸為居民帶來的影響。
行政長官首先與渠務署的管理層會面,聽取該署在防洪及污水處理的工作匯報,包括去年六月港島多處地方水浸後的跟進工作。
行政長官聽取解決上環水浸的詳細方案,包括於今年三月中展開的皇后大道中雨水截流渠工程,把約三成流向上環永樂街一帶低窪地區的雨水從上游截走,排放出海。另外,署方會於今年六月批出上環抽水站的地基工程,預計截流渠和抽水站可於二零零九年雨季前投入服務,徹底解決永樂街一帶的水浸問題。
渠務署署理署長黎福根向曾蔭權簡介說:「在工程還未完成前,上環雖然仍會受到水浸影響,但渠務署會採取一系列的紓緩水浸措施,包括加強檢查和清理區內的排水系統;每當遇上惡劣天氣或海潮高漲時,會派遣特別小隊在永樂街一帶戒備,在有需要時,協助疏浚工作;此外,從今年四月初開始,當海潮高漲至特定水位和遇上惡劣天氣,渠務署會透過電話短訊或話音留言,向永樂街一帶低窪地區已登記的居民、商戶發出『上環水浸短訊』,讓他們能及早採取預防措施。」
曾蔭權說:「我相信上述紓緩措施對上環永樂街一帶的居民和商戶有一定幫助。以短訊或話音留言向居民、商戶發出水浸信息這方法甚為創新,能幫助有需要的市民,作出合適的預備。」
至於其他地區的水浸情況,黎福根說,新界北和九龍旺角的水浸情況已得到明顯改善,過去十年在全港共除掉了八十七個水浸黑點,使水浸黑點下降至現時的三十八個;而受水浸威脅的地區總面積,亦由一九九五年的三千公頃減少至目前的八百二十公頃。他續說,於雨季前,署方會派出員工巡查容易發生水浸的地方和清理渠道。
行政長官對新界防洪工作的進展表示欣慰,並鼓勵渠務署繼續努力,解決餘下地方的水浸問題,以達致「福為民開」。
行政長官隨後參觀沙田污水處理廠及廠內先進的化學實驗室,了解該污水處理廠的運作過程及有關處理污水的日常化驗和質量監控工作。這個實驗室使用先進的科技,進行各項不同的生化實驗,確保經處理後排放的水質能達致要求的排放標準。
他獲悉污水處理廠的擴建工程進度良好,提升了處理流量和排放水的質量,亦看到廠內一些除臭措施,大大減少對鄰近社區可能造成的滋擾。
行政長官讚賞該污水處理廠將污泥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沼氣燃燒發電,為污水廠節省約四成電費開支,約每月二十萬元。
最後,行政長官與不同職系的員工交談,了解他們在排污和防洪工作的經驗及面對的挑戰。
他勉勵員工說:「我很高興看見渠務署的同事緊守崗位,竭盡所能滿足市民的要求,為市民提供優質服務,亦十分欣賞署內各同事敬業樂業的精神,緊貼最新的技術發展,研究各種方法,以提升工作效益。」
完
2006年5月15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7時2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