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下為財政司司長唐英年今日(四月二十九日)在中區政府合署西座大堂就二○○五至○六年度財務狀況的臨時數字與新聞界談話的內容(只有中文):
記者:今日二○○五至○六年度財務狀況的臨時數字較原先預計多了許多,為甚麼會這樣?有沒有機會在現時給一些優惠予貧苦大眾和小市民?
財政司司長:今日我們宣布的臨時數字,比我們的預計多。其中主要的部分超過一半都是在收入那一方面超出了我們的預算。這反映了市場在第一季度相當活躍,無論在土地、印花、薪俸稅和利得稅方面的收入都有顯著的增加。市場的活躍程度,在我們制訂預算案數字的時候,是沒法預計到的。
記者:那麼有那些優惠現在可以給小市民,例如來年還有沒有一些減稅空間?
財政司司長:其實對於來年的預算案來說,我們當然會有詳盡的諮詢程序,亦會考慮到各方面的情況。到時當然會審時度勢地衡量,在量力而為之下,我們可否作進一步還富於民。在現時來說仍然是言之過早。
記者:有政黨說你蓄意「報細數」,使在財政預算案方面沒法免稅和減稅。其實你有何看法,怎樣回應是否刻意報細數?
財政司司長:政府是不可以刻意「報細數」的。我們是要用一個最客觀及專業的角度去審視所有的收入和支出而作出最適當的估計。所以我們在二月二十二日宣布修訂預測的數字的時候其實基本上已反映了這個專業的審視角度。我想補充一句,對於今日宣布的數字,我們其實是相當滿意,因為在經營開支那一方面,我們在大約二千億元的經營開支,差別只是二十二億元,這個是三年來最好的、最小的差別,亦反映了我們在不斷優化我們的財政管理制度。
記者:現在收入多了九十多億元,可否給予一些小優惠或好處予貧苦大眾?
財政司司長:在預算案辯論總結發言時,我說過我們有幾項事情會進一步和深入考慮。現在財政狀況改善了,亦會方便我們。條件多了,可以在這方面作一些更加積極的考慮,我們現時正在進行中。
記者:會是哪一方面的考慮?
財政司司長:在預算案辯論結語部分,有幾項事情我們表示會積極考慮,如果財政狀況有所改善,即我們的條件好了,我們會就預算案內所作出的考慮再進一步考慮。
完
2006年4月29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4時4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