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博物館日五月十三及十四日舉行
******************

  一年一度的「香港國際博物館日」將於五月十三及十四日舉行,市民可藉參與由各博物館精心策劃的教育及推廣活動、攤位遊戲,以及表演等,對博物館的功能及使命有更深入的認識。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第六度舉辦的重要文化活動,以響應國際博物館協會自一九七八年將每年五月十八日定為國際博物館日的構思。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博物館•年輕人」,除了粵港澳超過三十所文博機構外,康文署更特別邀請多個青少年義工團體參與,包括香港大學學生會魔術學會及舞蹈學會、真光書院學生代表、香港青年大使計劃、古物古蹟辦事處青少年文物之友,希望透過是次活動,加深年輕人對香港博物館的認識。

  為鼓勵市民多享用博物館的設施和服務,凡於「博物館博覽會」舉行期間購買康文署的博物館入場證,即可獲贈精美禮品一份。入場證設個人、家庭及優惠證三種,有效期為一年或半年,持證者可於入場證有效期內無限次參觀香港科學館(部份特備展覽除外)、香港太空館(天象廳節目除外)、香港藝術館、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海防博物館及香港文化博物館。而參與康文署博物館主辦的各類收費活動,亦可享九折優惠。

  「博物館博覽會」為博物館日的重點活動,於五月十三及十四日在香港藝術館及香港文化中心廣場舉行,每日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開放,免費入場。博覽會設二十五所參展文博機構的攤位,內容豐富,包括博物館資料巡禮、電腦及互動遊戲、拍照特區、親親小馬、觀測星空、錄像節目、茶藝示範及品茗、藝術作品展覽、草藥展覽、結繩樂、花哩花Look畫花臉、「博物館日不思議事件」魔術表演、舞蹈表演等,各攤位更特備精美紀念品贈予參加者。

  而多項活動亦同時於藝術館、太空館及歷史博物館舉行,包括「走近『廣東國畫研究會』」及「孫中山與日本」講座,「動動手•齊裱畫 ── 製糊及托背」工作坊、幕後遊「參觀文物修復室」、天文電影「地外生命及太陽系的起源」、「兒童藝術欣賞」及「奇珍異物陳列室」錄像節目。

  除此之外,由五月十五日至二十八日舉行的「博物館雙週」,讓市民可一連兩週參與逾二百多項教育及娛樂並重的節目,包括介紹博物館工作及展覽的講座、工作坊、展覽導賞、示範、親子活動、錄像節目及幕後遊等。

  參與「2006香港國際博物館日」的單位包括:歷史博物館及其屬館、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及其屬館、香港科學館、太空館、香港海防博物館、茶具文物館、香港電影資料館、康文署轄下文物修復組、古物古蹟辦事處及其香港文物探知館、藝術推廣辦事處、人類民俗館、香港海事博物館、東華三院文物館、保良局歷史博物館、香港賽馬博物館、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規劃及基建展覽館、香港醫學博物館、香港懲教博物館、警隊博物館,以及廣東省文化廳、廣州市文化局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2006香港國際博物館日」節目手冊將由五月八日起於上述各參展的香港機構備索。有關節目詳情,可瀏覽以下網頁:http://hk•art•museum/,或致電二七二一 ○一一六查詢。



2006年4月27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8時3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