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十八套空置廠廈單位供大窩口廠戶競投
*****************

  房屋署已經預留十八套樓面面積共一千平方米的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轄下空置廠廈單位,在五月十八日舉行的局限性投標,供受清拆影響的大窩口廠戶競投。

  房屋署副署長(屋h管理)劉啟雄今天(四月二十二日)表示:「這些單位分別位於葵涌的晉昇及葵安工廠大廈、沙田的穗輝工廠大廈和屯門的開泰工廠大廈。」

  另外,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紀錄,現時私人廠廈的空置單位面積合共約有130萬平方米。

  劉啟雄今天與立法會議員王國興及仍未遷出的廠戶代表會晤,會議由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房屋)陳鎮源主持。劉啟雄在會後表示:「我們理解這批廠戶在尋覓較新的房委會廠廈或私人廠廈搬遷時遇到一定困難,因此我們將會竭盡所能為他們提供協助。」

  他補充說,自去年四月宣布大窩口工廠大廈的清拆計劃,房屋署先後推出四次局限性投標共78套廠廈單位及六次公開投標共226套廠廈單位,供受影響廠戶競投。

  他L調,發放給受影響廠戶的特惠津貼金額,以每平方米2,717元至5,070元計算,相等於七年至十年的租金,遠較政府的收地賠償額為高。

  在廠戶的「轉讓權」及其他權益的問題上,劉啟雄解釋說,無論租約及《房屋條例》均賦予房委會權力,可在給予租戶三個月或以下的通知後終止工廠單位的租約。廠戶在接獲遷出單位通知書後,可向獨立上訴委員會提出上訴。

  他說:「雖然租戶可引用前徙置事務處所作的『租用權』保證,不過,根據法律意見,儘管房委會在租戶的轉讓過程中同意有關安排,但租戶所享有的任何權利都會隨著租約的終止而消失。」

  劉啟雄說︰「發放的特惠津貼會反映租約附帶的權益,而這些權益視乎租戶取得租約的日期及方法而有所不同。」

  他補充說︰「儘管法律意見確定受清拆廠戶沒有法律理據索取賠償,但作為一個負責任及合理的業主,我們會向受影響廠戶發放特惠津貼,以助他們遷往他處重新開業。」

  特惠津貼的計算已考慮兩項因素,包括搬遷費用、新單位裝修期間的租金、裝修費用等,以及用以「買入」租戶「轉讓權」的費用。

  按照既定政策,房委會給予廠戶18個月通知,並由宣布清拆日開始凍結租金。廠戶的申請如獲批准,可獲發放百分之70的特惠津貼,餘下的部分會在單位付清欠租及交吉後支付。

  廠戶如租用其他房委會廠廈,可獲三個月免租期或免租期替代金4,700元,否則可選擇領取一筆過現金,每個單位4,700元。

  大窩口工廠大廈建於1961年至1966年間,包括一座四層高、一座五層高及一座七層高大廈,皆沒有升降機設備,各座合共有1 035.5個工廠單位,每個標準單位的面積為18平方米或24平方米。

  至目前為止,大窩口廠廈仍有158個廠戶租用著387.5個單位,其中約有一半仍在營業。房屋署數年前推出「提早退租計劃」,已有214名租用了526個單位的廠戶參加,並已遷出。

  劉啟雄說︰「由於大窩口廠廈的空置率很高,房委會繼續保留該廠廈不合乎成本效益。廠廈清拆後,該地段將交還政府處理。」



2006年4月22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4時5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