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主網頁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出席北京《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論壇與傳媒談話內容(只有中文)
******************************

  以下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今日(四月十九日)在北京出席《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論壇時與傳媒的談話內容(只有中文)﹕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今次我來北京參加CEPA論壇,並藉此機會拜候港澳辦、外匯管理局、証監會、銀監會、保監會各位領導和兩家可能會來港上市的銀行,包括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的董事長,向他們講解香港金融市場的最新發展。我此次行程共兩天,明晚離開北京。

記者﹕今次大家比較關心的是QDII,是否會有甚麼具體資料可談到?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我今日會拜會外管局胡曉煉局長,在會面時希望可取得多些資料。上周頒布的措施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非常重要。香港可扮演特別的角色,可以成為新政策下的投資平台。我希望可以和胡局長在這些方面交流一下。我不知道會否有很多詳情,但肯定會談到這方面的問題。

記者﹕QDII對香港有何好處?是否會吸引很多資金來港?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據我了解,內地現時的存款非常多,達到三十一萬億人民幣,在新政策之下,我相信內地居民和機構都可能會有興趣把一部分資金投資海外。在這情況下,他們可能也會用香港作為投資平台,這不代表所有錢都放在香港市場,但會利用香港這投資平台。這可以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記者﹕哪類中介團體可做渠道?銀行、基金公司或經紀?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詳細情況我要進一步了解才可具體說。但很明顯的是作為中介人,角色很重要,無論是經紀或是銀行、基金,我相信都會在新的措施下受惠。

記者﹕我們如何在大原則上為香港爭取?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我們一定會與局長研究如何可以互惠互利。最重要的大原則是這政策對國家好,亦對香港產生有利作用。

記者﹕香港可以如何作好準備?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我相信其實香港在這方面,已做了很多工夫。大家也知道,香港是一個金融中心,亦是一個資產管理中心。在稅務方面,在三月通過的豁免離岸基金繳交利得稅的法例,其實也是部署了這些情況,令到多些海外基金覺得來香港投資有利,所以我覺得我們在法例或基礎設施方面,都是做得非常好。加上我們有人才,所以我覺得香港準備就緒。當然,在這方面我們一定要自強不息,因情況不斷改變,所以希望我們的業界同寅自強不息,接受挑戰,迎接這些機遇。

記者﹕你覺得企業在香港發債情況會否持續?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我們當然希望這情況持續,不單是持續,我覺得是商機無限,因為香港的債券市場很國際化。換句話說,資金全都來香港,我覺得空間很大。隨著內地公司信貸評級不斷上升,我相信這對香港來說是很大的機遇。



2006年4月1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2時0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