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屋署副署長(屋h管理)劉啟雄今天(四月十九日)表示,房屋署將竭盡所能協助受清拆影響的大窩口工廠大廈廠戶重新開業。該廠廈所有廠戶須於今年十月遷出以便進行清拆。
劉啟雄表示︰「一些經營不受歡迎行業,或需要較高天花以容納重型機器行業的廠戶,他們在尋覓較新的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廠廈,或私人廠廈搬遷時遇到一定困難,我非常體諒。」
劉啟雄今天與立法會議員李永達及廠戶代表會面,之後他表示︰「我們會盡一切努力協助他們。」
現時房委會轄下有約1,050平方米的空置廠廈,廠戶可以透過將於下月舉行的另一次局限性投標競投合適單位。另方面,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紀錄,現時私人廠廈的空置單位面積合共約有130萬平方米。
劉啟雄強調,署方發給有「轉讓權」又繳付固定租金的廠戶的特惠津貼金額,由每平方米$2,717 至$5,070,即由$56,000 至$170萬給予受清拆影響的廠戶,相當於七至十年租金不等;沒有「轉讓權」的廠戶則獲發相當於15個月不包差餉的租金,應該足夠讓廠戶重新開業。
他續說︰「發放的特惠津貼會反映租約附帶的權益,而這些權益視乎租戶取得租約的日期及方法而有所不同。」
他解釋說,租約及《房屋條例》均賦予房委會權力,可在給予租戶三個月或以下的通知後終止工廠單位的租約。
他說︰「雖然租戶可引用前徙置事務處所作出的『租用權』保證,不過,根據我們得到的法律意見,儘管房委會在租戶的轉讓過程中同意有關安排,但租戶所享有的任何權利,均會隨著租約的終止而消失。」
他補充說︰「儘管法律意見確定受清拆廠戶沒有法律理據索取賠償,但作為一個負責任及合理的業主,我們會向受影響廠戶發放特惠津貼,以助他們遷往他處重新開業。」
特惠津貼的計算已考慮兩項因素,包括搬遷費用、新單位裝修期間的租金、裝修費用等,以及用以「買入」租戶「轉讓權」的費用。
按照既定政策,房委會給予廠戶18個月通知,並由宣佈清拆日開始凍結租金。廠戶的申請如獲批准,可獲發放70%的特惠津貼,餘下的部份會在單位付清欠租及交吉後支付。
廠戶如租用其他房委會廠廈,可獲三個月免租期或免租期替代金$4,700,否則可選擇領取一筆過現金,每個單位$4,700。
大窩口工廠大廈建於1961年至1966年間,佔地約1.4公頃,包括一座四層高、一座五層高及一座七層高大廈,皆沒有升降機設備,共有1 035.5個工廠單位,每個標準單位的面積為18平方米或24平方米。
至目前為止,大窩口廠廈仍有158個廠戶租用著387.5個單位,其中約有一半仍在營業。房屋署數年前推出「提早退租計劃」,已有214名租用了526個單位的廠戶參加,並已遷出。
劉啟雄說︰「『提早退租計劃』特惠津貼的金額相等於進行清拆時發放的特惠津貼(按2000年11月計劃推出時所計算)的75%。」
完
2006年4月1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9時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