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出席「龍騰飛躍:香港經濟脈搏及發展策略研討會」致辭全文(只有中文)(附圖)
******************************

  以下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今日(三月六日)出席「龍騰飛躍:香港經濟脈搏及發展策略研討會」論壇「香港與內地經濟融合之道」致辭全文:


香港與內地加強區域經濟合作為兩地帶來的機遇
=====================

各位嘉賓:

  我感到非常榮幸,獲邀參加「龍騰飛躍:香港經濟脈搏及發展策略」研討會,和大家一起探討內地和香港的經濟合作這課題。

中國內地經濟實力
────────

  中國內地的經濟實力不斷攀升,穩佔全球大型經濟體系中經濟增長最快的地方之一,在過去十年GDP每年平均增長超過百分之九。鉈a寶總理昨日宣布二零零五年中國的GDP超過十八萬億元人民幣,比二零零四年增長百分之九點九,二零零六年的目標是百分之八。在內地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可作出多方面的貢獻,同時又可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以達致「互惠共贏」。

內地與香港經濟融合的發展
────────────

  香港人傑地靈,我們最大的優勢是傑出的國際人才和「背靠內地」及「一國兩制」的獨特條件,再加上香港發展完備的金融體系和基建,正好與內地優勢互補,共同促進兩地發展。

  內地與香港經濟融合,為兩地帶來很多機遇。在過去二十年,香港一直是內地外來直接投資的最大來源地。到了今天,香港不但為內地帶來直接投資,也是內地資金融通的國際平台。

香港作為內地的國際融資平台
─────────────

(1) 股票市場

  在一九九三年,青島啤酒成為第一家內地企業以H股形式在香港上市,揭開了香港股票市場大規模為內地企業融資的序幕。十三年來,已經超過三百三十家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集資額超過一萬九百七十億港元,佔整個市場股本融資額百分之五十一。內地企業大規模在港上市為香港股票市場帶來龐大的發展動力:

第一: 是增加市場的規模。香港的股票市場總市值由一九九三年的三萬億港元增加至現時超過九萬億港元,超過本地生產總值的六倍,而內地企業市值佔整個市場的總值接近四成。

第二: 是增加市場的廣度。上市公司的類別由以往側重地產、金融等行業擴闊到基建、食品、醫藥等其他界別的企業,為投資者帶來更多選擇。

第三: 是增加市場的深度。香港股票市場加入了內地企業的生力軍,交投量不斷增加,成交量由一九九三年全年的一萬二千億增加至二零零五年的四萬五千億港元,升幅達二點七倍。在二零零五年,來自內地企業證券的交投量,佔整個市場百分之四十六。

  對內地企業而言,來港上市不但可籌集資金,更可透過市場力量,更有效地推動企業化進程和完善企業管治,為企業打好基礎,走進國際市場。有報導指內地銀行為了準備到海外上市,以及引進國際戰略投資者,在銀行人事制度,風險管理以至內部稽核都作出配合。內地企業因為上市而進行的企業管治優化工作,令企業的競爭力有所提升。

(2) 債券市場

  除了股票市場,我留意到愈來愈多內地企業利用香港的債券市場融資。事實上,香港在發展債券市場方面擁有很多基本優勢,也有充裕的流動資金支持債券市場的發展。香港特區政府在過去兩三年推動和落實多項措施,如稅項減免和簡化發債程序等,為債券市場營造有利環境。而特區政府在二零零四年發行的「五隧一橋」證券化債券和二百億港元環球債券,反應踴躍,無論是零售或機構投資部分也獲得超額認購,顯示香港具備發行大型債券所需的基建和專業人才。

  特區政府發行的長年期債券更為香港債券市場的長年期港元債券建立收益基準。政府發債的成功,吸引更多公營機構和企業發債。海外機構在香港的債券市場集資也顯著增加。自一九九七年以來,由海外借款機構發行的未償還港元債券增加了接近七倍,由一九九七年的三百六十億港元增加至二零零五年的二千七百多億港元,顯示香港的債券市場日趨全球化。

  截至二零零六年二月中,已有超過二十家內地企業在香港發債並將債券在交易所掛牌上市,籌集超過六百五十億港元的資金,更令我們鼓舞的,是其中接近六成是在最近一年半內集資的,顯示我們推動債市的措施,為市場發展加添了動力。

(3) 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

  此外,我們在過去一年積極開拓新的融資渠道,例如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去年十一月領匯成為香港首隻REIT後,現時香港市場共有三個REITs產品,總市值約為四百億港元。香港REIT的歷史雖短,但發展速度非常快。我預計未來本港REITs發展將加速,相信一兩年內可望成為亞洲區其中一個主要的REITs市場。香港地理位置上鄰近內地,再加上證監會去年修訂REITs的海外投資應用指引,撤銷海外投資的地域限制,內地房地產物業經由香港分拆為REITs份額上市更為便利。事實上,有投資銀行研究預測香港將會成為內地REIT的主要上市平台。

香港作為內地的全球投資平台
─────────────

  香港除了提供融資平台,也是一個可供內地資金「走出去」的全球投資平台。香港是亞太區主要的資產管理中心,擁有眾多國際資產管理的人才,又有多元化不同風險的投資產品,單是證監會認可的基金就超過一千九百個。二零零四年香港資產管理業涉及資產總值高達三萬六千億港元。內地儲蓄率高,有相當龐大的資金可引到海外投資,以分散風險和爭取更好的回報。香港正好為內地提供理想的國際投資平台。我們已見到內地開始採取措施,逐步容許內地資金,包括保險公司和社保基金到境外投資。我們預計越來越多的內地資金會轉移到海外投資。

香港銀行業的發展
────────

  實施了兩年的《內地與香港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讓香港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專業人士早茈機,進入內地市場,大大拓闊香港業界人士的發展空間。以銀行業為例,隨著CEPA將門檻降低,香港已有五家銀行獲准在內地區開設分行。另外,又有七家香港銀行(共四十五家分行)獲准在內地從事代理保險業務。

  香港銀行界的另一個機遇,就是香港在二零零四年初成為內地以外首個可以開辦人民幣業務的地區。在二零零五年年底,在港人民幣存款總額已達二百二十六億元人民幣,開設的人民幣賬戶亦超過四十二萬個。現在差不多所有在香港經營零售業務的銀行(即三十八家)均有開辦人民幣業務。最近,本港的人民幣業務更進一步擴大。其中,擴大「指定商戶」的行業範圍、提高人民幣現鈔兌換和匯款的限額以及取消人民幣卡最高授信限額等三項措施已於二零零五年十二月落實。另外,全新人民幣結算系統已公布由今日開始啟動,香港居民可以在廣東省使用人民幣支票。

區域合作 ── 泛珠三角區域合作
───────────────

  跟茪U來,我想用幾分鐘時間談一談泛珠三角區域的合作。在八十年代,內地與香港有最密切經濟關係的,是在地理上最接近香港的廣東省。不少香港廠商利用內地的成本優勢,大規模在廣東省設廠。時至今日,我們的經濟合作變得更為多元化,而合作的腹地也擴展至其他地區,包括泛珠三角區域。泛珠三角內地省區發展迅速,GDP佔內地百分之三十五,而對外經貿更錄得大幅增長。自二零零四年六月舉辦首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後,泛珠各省區域交流日趨頻繁,以加強各領域的合作。

  區域經濟合作的目標,是各個省區突破自己的地域界限,在貿易、資金、人才、技術等各方面互通,資源高效調配。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完善的金融基建和獲國際認同的監管制度,可為泛珠三角的經濟發展提供優厚的條件。去年六月,我率領香港金融代表團參加在成都舉行的第二屆泛珠三角合作發展論壇的「利用資本市場論壇」。其後在九月我又率領七十多人的金融代表團訪問福建省,推動閩港兩地進一步的金融合作。

未來工作
────

  我深信只要我們能不斷鞏固自己實力和維持投資者對香港市場的信心,香港定可穩守中國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我們會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精益求精,尤其是在完善監管制度和推廣方面的工作。在完善監管制度方面,我們現正籌備落實《新巴塞爾資本協定二》,加強銀行業的風險管理能力和穩定性。在提升市場質素方面,我們已向立法會提交《財務匯報局條例草案》,當立法會完成審議並通過這草案後,我們便可隨即展開成立財務匯報局的工作,這將有助加強對上市公司核數師的監管和提升企業的財務匯報質素。我們也打算在今年內向立法會提交草案賦予主要上市要求法定地位,以加強對上市公司的規管。

  在推廣方面的工作,我們會繼續向內地推介香港的金融服務,而我更會重點加強在泛珠三角區域的推廣工作。例如今個月二十三日我們會在香港舉辦「泛珠三角區域金融服務論壇」,向泛珠區域推介香港作為國際融資和投資平台的優勢。

展望將來
────

  展望將來,我相信香港證券市場未來的增長主要動力仍會來自內地。事實上,香港證券市場交投活躍,是持續吸引內地企業上市的因素之一。隨茪漲a經濟的高速發展,有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都陸續計劃進行上市。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內地企業進行國際融資的過程中將繼續扮演重要角色。

  債券市場的前景也是相當樂觀。證監會較早前全面檢討《公司條例》內規管證券要約的法例,希望引入一個能為發行人及投資者提供更具效率和競爭力的招股章程規管架構。另外,金融管理局最近建立「CMU債券報網站」,透過提供市場上債券產品及參考價格的資料,增加零售投資者參與債券市場機會。隨著更多內地企業在港尋求集資機會,我們有理由相信內地企業在香港發行債券集資將越來越普遍。

  在人民幣業務方面,特區政府將會繼續與內地有關部門積極研究以人民幣支付兩地跨境貿易和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等項目。去年年底新增的人民幣業務將繼續促進兩地經濟融合和方便兩地居民往來消費。擴大的業務更將有助把在香港流通的人民幣回流到內地。另外,香港銀行及商戶有關人民幣業務的經驗,相信能為未來兩地進一步的經濟合作打下穩固的基礎。

  至於資產管理方面,引入內地資金將為香港帶來更多新機會。據報導,國家外擎瑊z局局長較早前表示今年外擎瑊z工作中一大重點就是拓寬資本流出渠道,引導境內機構和個人的外戲磢鱆蔣筒庤§絮i入境外資本市場。這政策方針不但可配合國家發展的需要,同時亦會為香港金融服務業帶來更多機遇。當然,中央政府在決定何時落實有關計劃時,需要顧及多方面的考慮因素,不單是香港的因素。無論如何,香港已積極做好準備,希望能把握這進一步發展資產管理業的機遇。我們提出的豁免離岸基金繳交利得稅的條例草案剛在上星期在立法會通過,這有助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特別是資產管理業方面的競爭力。

  各位嘉賓,內地經濟高速增長,香港金融市場在這方面可作出配合,為國家持續發展出一點力。與此同時,我們必須自強不息,繼續致力增強我們在金融基建、監管制度、人才以至整體營商環境的多方面優勢,並且密切留意內地在經濟、金融政策和其他相關範疇的最新發展,以確保我們能夠好好掌握內地進一步開放改革和發展所帶來的機遇。我希望今天的研討會能給大家多一點啟示。謝謝各位。




2006年3月6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3時00分